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3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暨上市公告书(摘要)

2011-03-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上接D49版)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公司2008年度经营现金净流量较上年减少8,185.31万元,降幅为79.64%,主要是由于2008年度公司项目投标保证金及支付原料采购款较2007年度大幅增加所致。

2009年度经营现金净流量较2008年度减少16,886.62万元,降幅为806.94%,主要是由于公司脱硫工程项目逐渐由EPC项目转向BOT项目,导致提供劳务及工程结算收回的净现金减少,同时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快速发展,也导致相关项目工程预付款大幅增加所致。

2010年上半年经营现金净流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6,402.92万元,增幅为64.28%,主要原因一是半导体行业复苏,子公司杭州海纳收入较上年同期快速增长,同时硅原料价格下跌,现金流量明显增加;二是公司轨道交通业务随着沈阳、成都项目接近完工,货款回流加快所致。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公司2008年度投资现金净流量较上年减少11,329.43万元,降幅为265.88%,主要是由于子公司众合轨道对外债权性投资较2007年度增加7,600万元(该等债权性投资发生于公司以现金收购众合轨道之前)以及2008年度用于购建长期资产支出增加3,700万元所致。

2009年度投资现金净流量较2008年度减少32,367.33万元,降幅为457.92%,主要是由于公司2009年度脱硫BOT项目工程投入大幅增加,以及公司以现金收购众合轨道所致。

2010年上半年投资现金净流量较上年同期减少5,954.20万元,降幅为76.69%,主要是由于公司脱硫BOT项目工程投入大幅增加以及公司参与投资创立网新创新所致。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公司2008年度筹资现金净流量较上年增加13,298.09万元,增幅为207.53%,主要原因一是子公司网新机电2007年度归还以前年度银行借款5,000.00万元导致公司2007年度筹资现金净流量下降,二是由于2008年度子公司众合轨道吸收部分股东投资获得4,000.00万元及银行借款增加3,800.00万元所致。

2009年度筹资现金净流量较2008年度增加38,203.54万元,增幅为554.46%,主要是由于公司为并购众合轨道并对其增资以及为增加脱硫BOT工程项目投资而筹集资金所致。

2010年上半年筹资现金净流量较上年同期增加425.96万元,增幅为3.43%,主要是由于公司为增加脱硫BOT工程项目投资而新增长期借款所致。

三、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一)营业收入构成及变动分析

1、营业收入总体构成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
主营业务收入39,970.4296.37%120,484.6299.87%109,115.2399.62%116,063.7299.91%
其他业务收入1,503.543.63%157.390.13%411.730.38%108.120.09%
总计41,473.97100.00%120,642.00100.00%109,526.96100.00%116,171.84100.00%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由主营业务构成,其中2010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所占比例略有提高,主要系公司机电工程业务技术服务收入增加所致。

2、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及变动分析

(1)按行业分类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
半导体制造业7,605.8219.03%9,410.647.81%9,026.908.27%13,218.3211.39%
脱硫环保业18,428.3046.10%85,169.8870.69%95,809.6987.81%102,337.7788.17%
轨道交通业13,936.3134.87%25,904.0921.50%4,278.653.92%507.630.44%
总计39,970.42100.00%120,484.62100.00%109,115.23100.00%116,063.72100.00%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由轨道交通机电工程、烟气脱硫环保工程业务和半导体硅片制造业务构成,其中半导体硅片制造业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较大,2008年~2009年营业收入较2007年大幅下降,2009年之后整个行业开始复苏,半导体业务收入也有了明显回升;公司脱硫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占营业收入主导地位,但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一是由于公司2008年末开始,脱硫业务由承接EPC工程转向以BOT工程为主,而BOT工程待项目完工投入运营后才可开始确认营业收入,二是由于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快速发展,占营业收入比重不断增长;公司轨道交通业务报告期内呈快速增长趋势,发展前景广阔,将成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重心,预计未来轨道交通业务的营业收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占营业收入比重也将大幅提高。

(2)按产品/业务分类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业务营业收入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
单晶硅及其制品7,605.8219.03%9,410.647.81%9,026.908.27%13,218.3211.39%
烟气脱硫机电工程业务9,723.4724.33%82,724.4868.66%95,809.6987.81%102,337.7788.17%
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权业务8,704.8321.78%2,445.402.03%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13,378.9433.47%21,770.1418.07%4,278.653.92%507.630.44%
自动售检票系统557.371.39%4,133.963.43%
总计39,970.42100.00%120,484.62100.00%109,115.23100.00%116,063.72100.00%

报告期内公司脱硫业务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主导地位,2007~2009年度及2010年上半年,脱硫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8.17%、87.81%、70.69%和46.10%。其主要产品/业务由烟气脱硫机电工程业务(即脱硫EPC业务)和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权业务(即脱硫BOT业务)组成。

2007~2008年公司脱硫业务以EPC工程为主,当年脱硫业务收入全部由EPC业务收入构成,由于行业内竞争激烈,2009年公司脱硫业务开始转向以承接BOT项目为主,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权业务收入逐渐增加,占同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断提高,由2009年的2.03%快速提升至2010年上半年的21.78%。未来公司脱硫业务将以BOT业务为主,EPC业务为辅的格局来开展。

报告期内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快速成长,营业收入不断增加。2007~2009年度及2010年上半年,公司轨道交通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7.63万元、4,278.65万元、25,904.09万元和13,936.31万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0.44%、3.92%、21.50%和34.86%。目前公司轨道交通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系统,其中自动售检票系统尚处于发展初期,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小。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背景和丰富的工程设计施工经验,因此未来公司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系统所带来的营业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在公司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也将进一步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单晶硅半导体制品,2007~2009年该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11.39%、8.27%和7.81%,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原因系半导体行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滑较大,同时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快速发展所致。2009年末半导体行业开始整体复苏,公司单晶硅半导体制品收入有所回升,2010年上半年单晶硅半导体制品收入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至19.03%,预计未来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

(3)按销售区域分类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
国内39,294.7298.31%107,699.0789.39%108,384.9999.33%113,932.0398.50%
国外675.711.69%12,785.5510.61%730.240.67%1,732.181.50%
总计39,970.42100.00%120,484.62100.00%109,115.23100.00%115,664.21100.00%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国内,2007~2009年各年度及2010年上半年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98.50%、99.33%、89.39%和98.31%。2009年度来自国外的营业收入显著增加,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0.61%,主要是由于国内脱硫业务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着手开发海外烟气脱硫市场,并获得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烟气脱硫合同,海外营业收入增加。2010年下半年随着海外脱硫业务的逐步结算,来自国外的营业收入将进一步增加。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海外烟气脱硫市场的开发力度,预计来自国外的相关营业收入将会进一步增加。

(二)营业成本构成及变动分析

1、营业成本总体构成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
主营业务成本29,885.6997.82%100,054.7999.98%92,335.3899.87%95,316.7199.99%
其他业务成本666.012.18%22.080.02%116.280.13%1.080.01%
总计30,551.70100.00%100,076.87100.00%92,451.66100.00%95,317.79100.00%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主要由主营业务成本构成,各期营业成本及其构成与当期营业收入及其构成配比情况正常。

2、主营业务成本构成及变动分析

(1)按行业分类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
半导体制造业5,025.0216.81%6,942.986.94%6,155.906.67%8,264.828.67%
脱硫环保业14,253.8047.70%72,000.9071.96%82,793.0789.67%86,635.6490.89%
轨道交通业10,606.8735.49%21,110.9121.10%3,386.413.67%416.250.44%
总计29,885.69100.00%100,054.79100.00%92,335.38100.00%95,316.71100.00%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由半导体业务、脱硫环保业务和轨道交通业务构成,其中半导体业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2008~2009年营业收入较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相应营业成本亦大幅下降,2009年之后整个行业开始复苏,半导体业务营业成本也相应回升。

公司脱硫业务成本在报告期占据营业成本的主导地位,但占营业成本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脱硫业务营业收入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相一致。

公司轨道交通业务报告期内呈快速增长趋势,发展前景广阔,将成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重心,预计未来轨道交通业务的营业成本将随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占营业成本比重也将大幅提高。

(2)按产品/业务分类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业务营业成本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
单晶硅及其制品5,025.0216.81%6,942.986.94%6,155.906.67%8,264.828.67%
烟气脱硫机电工程业务7,349.0624.59%70,342.8270.30%82,793.0789.67%86,635.6490.89%
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权业务6,904.7423.10%1,658.081.66%- -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9,983.8733.41%17,573.9117.56%3,386.413.67%416.250.44%
自动售检票系统623.002.09%3,537.003.54%- - 
总计29,885.69100.00%100,054.79100.00%92,335.38100.00%95,316.71100.00%

报告期内公司脱硫业务在主营业务中占主导地位,其主要产品/业务由烟气脱硫机电工程业务(即脱硫EPC工程业务)和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权业务(即脱硫BOT工程业务)组成,2007~2008年公司脱硫业务以EPC工程为主,由于竞争激烈,2009年开始开始转向以BOT工程为主,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权业务营业成本相应随营业收入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占营业成本比重也不断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业务营业成本主要来源于单晶硅半导体制品,2007~2009年该业务营业成本及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均逐年下降,主要是由于半导体行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所导致,2009年末半导体行业开始整体复苏,公司单晶硅半导体制品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均有所回升,预计未来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快速成长,营业成本随营业收入的增长不断增加。目前公司轨道交通业务收入及成本主要来源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系统。由于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而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背景和丰富的工程设计施工经验,因此未来公司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系统所带来的营业成本将随营业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在公司营业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将进一步提高。

(三)主营业务毛利率分析

1、综合毛利率及行业毛利率分析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毛利毛利率毛利毛利率毛利毛利率毛利毛利率
半导体制造业2,580.8033.93%2,467.6726.22%2,871.0031.80%4,953.5037.47%
脱硫环保业4,174.5022.65%13,168.9815.46%13,016.6113.59%15,702.1315.34%
轨道交通业3,329.4423.89%4,793.1818.50%892.2420.85%91.3718.00%
综合10,084.7325.23%20,429.8216.96%16,779.8515.38%20,747.0117.88%

2007~2009年度及2010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7.88%、15.38%、16.96%和25.23%,整体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公司综合毛利率的变动主要是由于不同行业业务毛利率水平的变化以及占总体毛利的比重变动而引起的。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毛利主要由半导体制造业、脱硫环保业和轨道交通业三大不同行业业务产生的毛利构成。其中毛利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半导体制造业、轨道交通业和脱硫环保业。

整体构成中,2010年之前脱硫环保业业务毛利占毛利总额的比重占绝对优势,主要是由于公司半导体业务在2007~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营业收入有较大下降,而轨道交通业务尚处于发展初期,尽管增长迅速,但绝对值仍偏低。2010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业务明显复苏,毛利增长明显,轨道交通业务毛利占比也有大幅增加,而脱硫环保业务由于转向BOT项目而使得当期收入及毛利确认减少,导致综合毛利率显著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制造业毛利率在2007~2009年明显下滑,主要是由于2007年开始原材料多晶硅供应紧张,价格暴涨,公司为满足未来生产需要而大量采购导致2008年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营业毛利率显著下降;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半导体行业市场低迷,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公司计提大量库存商品跌价准备,营业毛利率较上年进一步下跌;2009年后期,全球半导体市场开始回暖,加之公司在半导体产品技术上的不断研发,开发出新型半导体节能材料,使得公司半导体业务毛利率大幅提高。

报告期内,2007~2009年公司脱硫环保业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2010年上半年有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2010年公司脱硫业务收入主要由BOT业务收入和海外脱硫业务收入构成,上述业务毛利率均高于原有国内脱硫EPC工程毛利率,因此2010年上半年毛利率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轨道交通业毛利率各年略有波动,但整体稳定在20%左右,随着公司对轨道交通业务核心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未来营业毛利率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2、产品/业务毛利率分析

单位:万元

产品类别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毛利毛利率毛利毛利率毛利毛利率毛利毛利率
单晶硅及其制品2,580.8033.93%2,467.6726.22%2,871.0031.80%4,953.5037.47%
烟气脱硫机电工程业务2,374.4124.42%12,381.6614.97%13,016.6113.59%15,702.1315.34%
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权业务1,800.0920.68%787.3132.20%- -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3,395.0625.38%4,196.2319.28%892.2420.85%91.3718.00%
自动售检票系统-65.53596.9514.44%- - 
综合10,084.7325.23%20,429.8216.96%16,779.8515.38%20,747.0117.88%

公司半导体制造业主要产品为单晶硅及其制品,报告期内产品毛利率变动分析详见本节“(三)主营业务毛利率分析”之“1、综合毛利率及行业毛利率分析”。

公司脱硫环保业务包括烟气脱硫机电工程业务(即脱硫EPC工程业务)和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权业务(即脱硫BOT工程业务),整体上讲国内脱硫BOT业务因资金投入较大及运营周期较长,毛利率略高于脱硫EPC业务;具体到脱硫EPC业务上,海外业务毛利率明显高于国内。鉴于目前国内脱硫业务市场容量的限制和竞争加剧的现状,公司在脱硫业务上的发展战略是实现海外EPC总包和国内BOT运营双翼发展,因此未来公司环保脱硫业毛利主要由海外脱硫EPC业务毛利和国内脱硫BOT业务毛利构成。

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包括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设计施工服务和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设计施工服务。目前自动售检票系统处于发展初期,未来收入及毛利将会有大幅度的增加,毛利率水平也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报告期毛利率整体上稳中有升,超过20%,主要是由于该项目技术含量较高,随着公司研发成果的不断应用,公司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业务盈利将不断向上游核心技术环节延伸,毛利率水平也将随之得到提升。

(四)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营业利润3,318.08656.763,768.935,816.07
营业外收支净额387.759,691.72995.0337,478.39
利润总额3,705.8310,348.474,763.9643,294.45
净利润3,128.469,417.074,370.5242,139.2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89.709,350.714,329.9642,052.55

2007~2009年度及2010年上半年公司利润构成中,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3.43%、79.11%、6.35%和89.54%。其中2007年度和2009年度营业外收支占据利润总额的绝大部分,2008年度也发生有大额营业外收支,均系历史遗留问题造成。

2007年度,公司营业利润主要由环保脱硫业务营业利润4,459.74万元及半导体业务营业利润2,329.03万元构成,轨道交通业务在发展初期,尚处亏损状态。2007年度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为37,478.39万元,主要系当年公司成功实施破产重整,冲回已计提预计负债形成。

2008年度,公司营业利润主要由环保脱硫业务营业利润3,387.86万元构成,半导体业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仅贡献营业利润1,343.48万元,而轨道交通业务仍处投入阶段,当年仍然亏损。2008年度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为995.03万元,主要系执行破产重整计划转让法定追偿权获得的收益。

2009年度,公司环保脱硫业务实现营业利润3,763.46万元,半导体业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下滑,出现亏损,轨道交通业务2009年开始实现盈利,贡献营业利润764.37万元,公司2009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及重大资产重组,支付中介费用大幅增加,因此当年合并营业利润仅为656.76万元。2009年度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为9,691.72万元,主要系因股权分置改革大股东豁免公司债务而获得的收益。

2010年上半年,公司环保脱硫业务营业利润为1,241.09万元,半导体业务逐渐复苏,实现营业利润1,496.74万元,轨道交通业务经过两年发展,呈快速增长趋势,实现营业利润1,403.13万元。2010年上半年公司收支净额为387.75万元,主要系补贴收入。

2009年4月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之前,浙江海纳(众合机电前身)经历了巨额违规对外担保、破产重整、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其间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公司通过债务豁免、资产重组等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公司重新引入正轨,因此报告期出现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偏弱的现象。随着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以及资产注入的顺利完成,公司盈利能力逐渐恢复,并呈快速增长趋势,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利润3,318.08万元、利润总额3,705.83万元,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9.54%,营业利润同比2009年上半年提高442.83%(2009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967.85万元)。

(五)公司经营成果变动分析

1、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情况详见本节“(一)营业收入构成及变动分析”之“2、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及变动分析”和“(二)业务成本构成及变动分析”之“2、主营业务成本构成及变动分析”。

2、期间费用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销售费用2,140.585.36%4,284.043.55%5,131.544.69%5,501.934.74%
管理费用3,017.297.55%9,648.378.00%5,486.105.01%7,919.146.82%
财务费用2,755.216.89%908.700.75%-553.57-0.51%-419.80-0.36%
合计7,913.0819.80%14,841.1012.30%10,064.079.19%13,001.2711.19%

2007~2009年公司期间费用总额及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相对稳定而略有波动,2010年上半年期间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主要系2010年上半年公司贷款大幅增加,相应利息费用亦快速增长所致。

报告期期间费用构成中,销售费用相对稳定,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变化不大;管理费用在2009年及2010年上半年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有明显提高,主要是公司研发费用投入不断增加,投入比例也不断提高,而且公司在2009年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和重大资产重组,相应中介费支出大幅增加;财务费用在2009年以前均为负值,主要由于公司现金充裕,借款很少,利息收入高于支出,2009年公司脱硫业务转向BOT工程项目,垫支资金数额较大、周期较长,因此贷款不断增加,此外随着公司轨道交通业务的快速发展,相关投标保证金及工程资金投入也大幅增加,银行贷款亦随之增加,上述原因导致公司利息支出不断增长,财务费用迅速攀升。

未来随着募集资金的投入,公司脱硫BOT项目完工投入运营,以及轨道交通项目顺利交付使用,公司资金周转将显著改善,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将相应降低。

3、资产减值损失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坏账损失-926.482,374.412,745.431,986.41
存货跌价损失856.11-1.09
在建工程减值损失-601.76
合计-926.483,230.522,744.341,384.65

报告期内,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是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和在建工程减值损失。公司根据各期的实际情况测算资产减值损失,提取标准稳健、合理。其中2009年度计提大额存货跌价损失,主要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公司从事半导体业务的子公司杭州海纳计提的原材料、库存商品及自制半成品的跌价准备;2010年上半年坏账损失为负,主要因为子公司网新机电收回账龄较长应收账款,相应冲回坏账损失所致。2007年度冲回的在建工程减值损失,系当期对外转让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待安装工程中1台KX150单晶炉,冲销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4、投资收益

单位:万元

产生投资收益的来源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金融资产投资收益1.9138.51105.06107.62
股权投资投资收益70.79-880.67537.94187.74
其中:权益法核算确认-34.30-880.67527.94187.74
处置股权收益105.0910.00
合计72.70-842.16643.00295.36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主要由股权投资收益和金融资产投资收益构成,其中股权投资收益主要来自公司持股45.36%的参股公司杭鑫电子。2009年度杭鑫电子因所处半导体行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发生亏损2,198.63万元,公司按权益法确认了880.67万元投资损失;2010年上半年公司按权益法确认了34.30万元的投资损失,并于2010年6月29日将所持杭鑫电子股权全部转让,转让股权获得投资收益105.09万元。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主要系子公司网新机电银行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的投资收益。

5、营业外收支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营业外收入423.7110,222.311,184.841,855.53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29.70103.524.14152.11
债务重组利得9,500.001,522.06
追偿权转让收入1,000.0066.06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92.25384.39101.004.00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本期分摊转入47.5095.0095.00
赔款、违约金收入35.89110.1070.955.48
其他218.3729.308.7410.82
营业外支出35.96530.59189.81-35,622.85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合计1.7113.7262.14993.64
无形资产转销损失244.81 
在建工程报废损失117.00
计提的预计负债-46,391.61
对外担保损失9,580.49
捐赠支出0.28243.65
罚款支出0.470.1040.23
水利建设专项资金33.9727.955.55152.02
其他5.012.37
营业外收支净额387.759,691.72995.0337,478.39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占当期利润总额比重分别为86.57%、20.89%、93.65%和10.46%。其中2007~2009年度,公司均发生数额较大的营业外收支,明细情况如下:

(1)2007年度营业外收入中债务重组利得1,522.06万元,系当年公司面临债务危机,按照经债权人会议通过并获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草案》进行了债务重组,实现债务重组收益1,522.06万元。

(2)2007年度营业外支出中计提的预计负债-46,391.61万元,系浙江海纳2007年度之前对外进行了多宗违规担保,经董事会、股东大会通过,对违规担保计提了巨额预计负债,导致公司资不抵债。2007年度公司成功实施了破产重整,因违规对外担保而需承担的连带担保责任得到解除,因此冲回已计提预计负债46,391.61万元。

(3)2007年度营业外支出中对外担保损失9,580.49万元,系公司因承担2007年度之前对外进行的多宗违规担保而产生的连带清偿责任,通过实施破产重整程序及被法院强制执行财产而发生的实际对外担保损失。

(4)2008年度营业外收入中追偿权转让收入1,000.00万元,系公司和通凯科技就公司因执行重整计划产生的法定追偿权签订《追偿权转让协议》,将上述法定追偿权转让给通凯科技而获得的转让价款。

(5)2009年度营业外收入中债务重组利得9,500.00万元,系公司因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作为股改对价,公司大股东大地投资和网新教育豁免了公司债务6,850.00万元和2,650.00万元,合计9,500.00万元。

上述重大非经营性营业外收支,均发生于公司2009年4月重大资产重组完成之前,系公司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债务风险、实现破产重整、顺利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以及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而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1、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31.50-240.88-128.61-807.55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39.75262.746.004.00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217.33
债务重组损益9,500.001,522.06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496.152,556.653,422.1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7.2010.99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38.51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21.5933.34986.4436,877.59
小计485.649,325.893,420.4841,018.20
减:企业所得税影响数20.945.04396.99439.51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0.15-29.76-11.70-13.5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464.859,350.613,035.1840,592.25

2、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

2007年度~2009年度及2010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占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96.53%、70.10%、100.00%和14.57%。其中2007年度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系债务重组收益、网新机电和众合轨道2007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及以前年度预计负债冲回;2008年度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系网新机电和众合轨道2008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及追偿权转让收入;2009年度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系债务重组收益。

2007年度~2009年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主要由非经常性损益构成,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其中2007年度~2008年度公司处于破产重整阶段,股东、债权人及相关各方为使企业走出困境、化解债务风险,采取了诸如债务豁免等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形成巨额非经常性损益。

2009年度公司实现股权分置改革、重大资产重组及资产收购,相关的股改对价以及新购入子公司购入前实现的净利润均计入了非经常性损益,加之公司原有半导体主营业务遭遇全球金融危机,营业利润急剧下降,同样处于半导体行业的公司参股公司杭鑫电子更是出现严重亏损,致使公司正常经营收益锐减,当年盈利主要依赖非经常性损益。

2010年度,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复苏,公司新购入的脱硫环保业务及轨道交通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重组后协同效应的发挥,公司主营业务稳步发展,201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442.83%,主要系当期营业收入增加带来的相应的利润增长,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主要由正常经营利润构成,不存在对非经常性损益的重大依赖。

(七)盈利能力指标

根据公司近三年一期的财务资料,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列表如下:

年度财务指标报告期利润

(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元/股)
全面摊薄加权平均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
2010年

1-6月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189.705.48%5.62%0.110.1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724.854.68%4.80%0.100.10
2009

年度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9,350.7116.62%17.26%0.340.3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0.100.00%0.00%0.000.00
2008

年度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4,329.968.29%9.07%0.160.1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294.772.48%11.38%0.070.07
2007

年度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42,052.5594.42%152.34%1.511.5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460.313.28%0.00%0.080.08

第四节、本次募集资金用途及相关管理措施

一、本次募集资金运用概况

(一)募集资金情况

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天健验[2011]42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1年2月17日止,众合机电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实际已发行2,229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414,594,000.00元,减除发行费用人民币17,600,000.00元,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96,994,000.00元。该笔资金已于2011年2月23日汇入公司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

(二)募集资金投向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向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及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根据公司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本次发行相关事宜的议案》中对公司董事会的授权,2010年8月13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中发行数量、募集资金总额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同意对公司本次募资资金总额和投资项目进行调整。

根据公司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本次发行相关事宜的议案》,2010年10月11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补充细化的议案》,同意对公司本次募资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补充细化。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以下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投资总额(万元)本次募集资金

投入金额(万元)

轨道交通机电工程承包建设项目90,94433,700
1.1购置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和联锁控制(CI)专有技术22,54511,467
1.2轨道交通机电工程承包建设资金项目68,39922,233
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研发项目10,0456,000
合 计100,98939,700

上述两个项目均由公司全资子公司众合轨道来实施。

三、募集资金专项存储的相关情况

为加强募集资金管理,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公司于2009年11月19日召开2009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新制订的《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的存储、募集资金的使用、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募集资金管理与监督等事项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本次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具体情况如下:

专项账户1开户单位: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
 账户账号:330 016 135 350 530 123 96
专项账户2开户单位: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彩虹城支行
 账户账号:880 138 871 218 094 001

其中,专项账户1用于轨道交通机电工程承包建设项目;专项账户2用于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研发项目。

第五节 有关中介机构对本次发行的意见

一、保荐人关于本次发行过程和发行对象合规性的结论意见

公司本次发行的保荐人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关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过程和发行对象合规性报告中认为:

众合机电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过程和发行对象合法、合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和《关于核准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1]82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要求;发行对象的选择公平、公正,符合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二、公司律师关于本次发行过程和发行对象合规性的结论意见

公司本次发行的律师国浩(杭州)律师事务所在其关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过程和发行对象合规性的专项法律意见书中认为:

公司本次发行已依法获得必要的批准、授权及核准;本次发行最终对象之主体资格、发行价格、发行数量及募集资金金额符合《发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及公司本次发行方案的规定;本次发行的询价及配售程序、方式与结果符合《发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发行承销办法》的相关规定,符合公开、公正及本次发行《认购邀请书》确定的原则;本次发行询价及配售过程中所涉及的《认购邀请书》、《申购报价单》、《认购协议》等法律文件合法、有效;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已经全部到位。

三、保荐人关于公司本次发行股票上市的推荐意见

太平洋证券认为:公司申请其本次发行的股票上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本次发行的股票具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条件。太平洋证券愿意推荐众合机电本次发行的股票上市交易,并承担相关保荐责任。

第六节 新增股份数量及上市时间

本次发行新增股份2,229万股股份已于2011年3月1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毕登记托管手续。

本次发行新增股份的性质为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上市日为2011年3月17日。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公司股票价格在2011年3月17日不除权,股票交易涨跌幅限制为前一交易日的±10%。

本次发行对象认购的股票均自2011年3月17日起锁定期为12个月。

第七节 备查文件

1、保荐人出具的发行保荐书和尽职调查报告;

2、公司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

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文件。

二、查询地点

投资者可到公司的办公地点杭州市曙光路122号世贸中心A座505室。

三、查询时间

除法定节假日以外的每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30。

四、信息披露网址

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zse.cn)和巨潮网(www.cninfo.com.cn)

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3月15日

   第A001版:头 版(今日8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报 告
   第A007版:报 告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机 构
   第A010版:报 告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
   第D045版:信息披露
   第D046版:信息披露
   第D047版:信息披露
   第D048版:信息披露
   第D049版:信息披露
   第D050版:信息披露
   第D051版:信息披露
   第D052版:信息披露
   第D053版:信息披露
   第D054版:信息披露
   第D055版:信息披露
   第D05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