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4月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报告摘要

2011-04-0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上接D54版)

  ■

  3.3.2 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技术

  2010年,本行继续致力于建立独立、全面、垂直、专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培育追求“滤掉风险的收益”的风险管理文化,实施“优质行业、优质企业,主流市场、主流客户”的发展战略,主动管理各层面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

  2010年,本行进一步优化信贷业务的授权管理体系,对于不同行业和地区进行差异化授信风险管理,对小企业授信实行差异化管理;加快评级系统建设,完善信贷审批授权与评级挂钩方式。2010年,本行零售评级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公司债项评级系统在部分分行开始试运行,为本行实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高级内部评级法打下坚实基础。本行持续加强评级基础管理工作,采取多重措施保障评级实施质量,不断完善信贷审批授权与评级的挂钩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加权风险资产计量、资本充足自我评估、监管达标等三个项目的筹备工作,为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做好准备。

  3.3.3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借款人或者交易对手无法履行协议中所规定义务的风险。本行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本行贷款组合、投资组合、担保、承诺和其他表内、表外风险敞口等。

  公司贷款风险管理

  2010年,面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宏观调控力度频率加大,以及本行信贷规模快速扩大的复杂形势,本行积极应对,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的风险管理。报告期内,本行贷款重点投向定价较高的小企业、逐步复苏的实体经济,如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供应链金融等本行特色业务,加大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退出力度,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授信。对房地产、“两高”①等行业以及竞争力不强、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外向型企业,本行从严控制贷款投放。本行主动退出高风险贷款,按照户数的一定比例确定主动退出的客户名单和计划,确保信贷资源投放到收益高、风险低的客户。报告期内本行主动退出高风险客户890户,涉及贷款总额271亿元,占全部公司贷款客户数的6.7%。

  ①“两高”行业:指高能耗、高污染行业。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2010年,随着中国政府四万亿扩大内需投资计划的逐步实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高速增长,防范有关信用风险成为本行风险管理的重点。本行按照“支持、维持、调整、退出”的原则,审慎开展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业务:一是严把授信准入关,重点支持有充足稳定现金流的政府融资平台,确保政府平台贷款在信贷组合中占比相对较小。二是加大风险排查和整改力度,有效化解风险。总行全年共进行四次逐户现场检查(覆盖比例达到100%),并对重点分行的重点项目开展针对性风险排查。三是着力构建主动退出机制,及早退出高风险贷款,贷款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四是及时按照监管要求,开展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自查清理和解包还原工作。

  — 房地产开发贷款。本行审慎把握房地产贷款投放。2010年,房地产开发商的信贷资金需求明显增加,本行在从严审批的前提下适度支持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优质开发商开发的优质住宅项目。与此同时,本行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调控风险,特别是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强化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一是坚持项目抵押和资金封闭管理,组织分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进行全面风险排查;二是对房地产开发贷款授信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三是要求重点分行组建房地产专业管理团队,提高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

  — “两高”行业贷款。本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节能减排和限制“两高”行业的各项政策,按照“总量控制、有保有压”的原则,重点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备规模优势和竞争力、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优质企业,从严控制对钢铁、有色、水泥和焦炭等重点“两高”行业的贷款投放,加快退出竞争力不强、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的企业。本行对“两高”行业的授信业务鼓励以物流融资方式开展。

  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

  继2009年第一批四家专营机构正式运行后,2010年,本行在上海、武汉等十家分行设立专营机构,目前专营分行范围已达到14家。通过专业化与集约化经营,本行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能力不断提高。

  — 优化授信流程。本行根据小企业客户特点,结合分行风险控制能力和专营机构建设情况,分别建立了小企业金融专营机构和非专营机构两套授信流程体系,在授信过程中更加重视非财务信息,同时通过差异化管理、全流程风险把控,实现了效率与风险兼顾。

  — 推广集群开发模式。本行加快推广集群开发模式,以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成熟工业园区、商品交易市场和供应链上下游的优质小企业为重点目标,通过集群模式,批量开发小企业客户,控制整体授信风险。

  — 注重信用增级平台的建设。本行加大信用增级平台建设,通过针对性较强的商业合作模式和营销策略,与多家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和政府小企业扶持基金等机构合作,同时引导分行积极搭建信用合作平台。信用增级平台的建立对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缓释发挥了积极作用。

  — 加强风险监控与客户动态调整。本行建立了黑名单库和违约信息通报机制,要求分行每年对辖内小企业客户群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明确退出客户名单,制定退出计划,通过动态调整不断优化小企业客户结构。

  零售信贷风险管理

  2010年,结合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本行适时调整信贷政策,强化风险控制,强调合规经营,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加强贷后管理,零售信贷体系不断完善、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 完善制度建设。本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监管要求,及时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确保合规经营、风险可控;完成分行个贷中心建设工作,积极加强零售信贷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建设。

  — 优化产品结构。本行积极探索和发展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业务,丰富产品结构,扩大业务规模,减轻单一产品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隐患。

  — 加强贷后管理。本行进一步完善系统建设,进行贷后检查、系统监控,加强个人贷款业务的政策合规性和操作风险管理,定期通报全行个人贷款资产质量,加大对一年以上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不断强化对资产质量的管理。

  信用卡风险管理

  2010年,本行信用卡业务坚持“追求滤掉风险的真实收益”的风险管理理念,遵循“调整、管理、创新、发展”的信贷方针,以客户结构组合管理带动信贷结构优化,以不断创新的产品组合体系带动高端客户引入,通过建立健全风险资产约束机制,实现贷款规模有效扩大,贷款收益能力显著增长,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 提升营销能力。本行积极调整信用卡营销策略,初步实现销售模式战略转型,进一步强化数据库营销等低风险、低成本营销渠道建设,强化精细化客户销售能力。以存量客户经营为重点,推出新型信贷组合产品,增加优质客户贷款占比,提升优质客户信用卡交易活跃度。

  — 加快客户结构调整。本行以高端产品为依托,实现优质高端客户的大量引入,通过调整准入政策和额度政策,进一步提升中高端客户比例。严格限制高风险客户准入,逐步压缩高风险客户占比。

  — 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本行积极开发多种风险量化管理技术,通过有效风险量化识别工具,提升信用卡业务整体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完善分中心属地化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职能进行前置,迅速、高效应对风险事件,全面提升属地新客户审查质量、催收效能与反欺诈水平。

  — 强化不良贷款催收能力。本行以挖掘存量催收账户、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为重点,加强专业队伍与系统建设,全面提升不良资产的清收能力。

  资金业务风险管理

  本行资金资本业务年度授信政策由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确定,总行资金资本市场部负责本行资金资本业务的日常营运和投资决策。根据风险管理独立性原则,总行风险管理部和计划财务部分别在资金资本业务的重要风险决策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职责。

  2010年,本行继续审慎开展有价证券投资业务,并向客户提供资金增值避险服务。

  — 人民币债券投资。2010年,国内人民币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本行遵循年度授信政策,积极调整结构,以行业内优质企业为重点信用投资对象,整体收益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 外币债券投资。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经济缓慢复苏,受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双重影响,各主要外币债券市场均呈现宽幅波动。本行按照年初制定的风险管理指引,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优化了资产结构。

  — 资金增值避险服务。本行秉承风险严格控制原则,积极向客户提供风险管理和资金保值增值服务。在向客户提供资金保值增值服务时注重加强客户适用度分析,严格防范信用风险。

  贷款监测及贷后管理

  2010年,为有效应对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信贷风险,本行紧紧围绕“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化解风险、安全经营”的信贷管理理念,主要从夯实基础、提升管理、服务业务三个方面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

  — 信贷管理的目标性和针对性明显提升。本行持续强化对重点业务、行业、企业、客户的风险监控,推进和强化对零售信贷、贸易融资业务、信用卡业务、资金资本市场业务的风险监控和信息分析,风险预警工作的重点更加突出,风险监控更有针对性。

  — 信贷管理措施细致程度明显提升。本行根据各项信贷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措施,强化对分行贷款回收工作的月度考评,确保了贷款本金和利息按时足额回收。

  — 信贷资产质量控制手段明显提升。本行强化信贷资产质量分析和指标考核,引导分行加强贷款分类和损失准备金计提管理;督导分行通过完善信贷资产分析等各种分析报告,提升统计分析能力;强化对信贷资金流向的监控管理,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排查力度。

  —信贷管理制度基础进一步夯实。本行先后制定下发了《中信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试行)》、《中信银行授信风险集中度指标管理办法(2010年版)》、《中信银行公司授信合同电子化管理办法》、《中信银行客户风险统计管理办法(2010年版)》等8项基础性制度,进一步夯实了信贷管理基础,确保信贷业务有章可依。

  —信贷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持明显提升。本行首次实现授信合同电子化打印,放款审核电子化程度显著提高。“天网”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系统和“天计”信贷管理统计系统成功上线,实现对客户结算账户资金双向监控,进一步加强对贷款资金用途的监控能力。

  —信贷合规建设明显提升。本行主动加强现场检查的覆盖面和检查频率,先后组织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票据业务、贷款分类质量等现场检查,对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贷款、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物流融资业务等进行风险排查,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促进全行各项业务合规经营。

  —信贷管理工作深度和力度明显提升。提高放款审核能力和标准,贯彻新规要求,有效防范信贷操作风险;提高贷后检查和风险预警质量,有效化解和回收风险贷款;细化管理措施,确保到期贷款本息按时足额回收;强化质量分析和指标考核,推进资产质量持续优化;深化信贷检查和问题整改,提高合规风险文化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行放款中心堵截风险67亿元;贷后管理成功回收正常类和关注类的风险贷款93亿元。

  为了便于更好的了解和评估本集团承担的信用风险,下文将依次描述本集团贷款分布情况,以及贷款质量情况和贷款损失准备情况。

  信用风险分析

  贷款分布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贷款总额达12,642.4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1,985.96亿元人民币,增长18.64%。

  本集团不断优化信贷资产区域结构,各区域贷款协调增长。本集团贷款主要在中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及珠江三角洲。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对这三大区域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67.09%。2010年贷款增量较大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分别增加521.91亿元和434.79亿元人民币。2010年,本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相关政策,适度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贷款占比有所提高。

  按地区划分的贷款集中度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包括总部。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包括总部。

  按产品划分的贷款集中度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公司贷款(不含票据贴现)余额达9,922.7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1,696.37亿元人民币,增长20.62%;个人贷款余额达2,162.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680.34亿元人民币,增长45.89%;票据贴现达556.9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减少390.75亿元人民币,下降41.23% 。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个人贷款结构

  2010年,本集团稳健开展个人住房按揭业务和信用卡业务,住房按揭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分别比上年末增长40.29%和37.90% 。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按行业划分的贷款集中度

  2010年,由于经济复苏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本集团积极支持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制造、批发零售等重点行业。同时,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本集团加大对制造业细分及其管理力度,加强对产能过剩、潜在过剩及宏观调控影响较大行业的风险监控,有效控制行业风险。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公司贷款发放最多的前五大行业的贷款总额占公司贷款总额的比例为68.23%。从增量结构看,报告期内贷款增加最多的五个行业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开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分别比上年末增加498.18亿元人民币、430.70亿元人民币、261.21亿元人民币、221.77亿元人民币和102.44亿元人民币。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按担保方式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为积极应对不确定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2010年本集团继续坚持“优质行业、优质企业、主流市场、主流客户”的客户战略,加大对优质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注重通过抵押方式缓释风险,使得抵押贷款占比有所提高。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公司贷款客户集中度

  本集团注意对公司贷款客户的集中风险控制。目前,本集团符合有关借款人集中度的适用监管要求。本集团将单一借款人定义为明确的法律实体,因此一名借款人可能是另一名借款人的关联方。

  本集团

  ■

  注:(1)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 =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额

  (2)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 =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合计余额╱资本净额

  (3)由于本集团2009年末资本净额已重述,因此上表内2009年末数据已重述。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集团重点围绕扩大内需,坚持“优质行业、优质企业、主流市场、主流客户”的客户战略,适度加大对大型优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优质大型客户的支持力度,本集团最大十家公司贷款客户的贷款余额合计为469.88亿元人民币,占贷款余额的3.72%。

  贷款质量分析

  本节以下部分重点分析本行贷款质量情况。

  贷款五级分类情况

  本行根据中国银监会制定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衡量及管理本行信贷资产的质量。《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贷款被视为不良贷款。

  2010年,本行持续加强贷款分类集中化管理,不断完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体制,在坚持“贷款回收的安全性”这一核心标准基础上,充分考虑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各项因素,针对不同级别的贷款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

  本行坚持的贷款风险分类认定流程是业务部门执行贷后检查的结果,经过分行授信主办部门提出初步意见、分行信贷管理部门初步认定、分行风险主管审定和总行最终认定。本行对风险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贷款实施动态分类调整。

  2010年,本行继续与外部审计机构合作,共同完成了信贷质量和风险分类抽样(重点是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检查工作,进一步巩固了贷款分类级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正常贷款包括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实现“双下降”。其中,按照监管风险分类标准确认的不良贷款余额85.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少16.24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0.67%,较上年末下降0.28个百分点。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正常贷款包括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在2010年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中,本行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贷款监测及贷后管理,在保证贷款质量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了贷款规模18.75%的稳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正常类贷款比上年末增加1,865.13亿元人民币,增长18.95%,占比进一步提高至98.52%。关注类贷款占比较上年基本持平,余额比上年末增加25.79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本行按照审慎原则,下调了个别贷款的级次,以督促分行尽早采取措施,化解潜在风险。本行不良贷款率为0.63%,较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不良贷款余额74.8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15.23亿元人民币,显示了本行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2010年,本行主要通过催收、法律诉讼、仲裁、重组等常规手段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置,共计消化不良贷款29.9亿元人民币。

  贷款迁徙情况

  下表列示了所示期间本行贷款五级分类迁徙情况。

  本行

  ■

  2010年,本行正常贷款迁徙到不良贷款的迁徙率较2009年末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本行抓住有利时机,加强信贷结构调整,积极推行退出机制,加强贷款回收管理,前移风险化解关口,有效控制了贷款风险持续恶化,降低了向下迁徙的可能性。

  逾期贷款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1)逾期贷款是指本金或利息已逾期一天或以上的贷款。

  (2)重组贷款是指原已逾期或降级但对金额、期限等条件重新组织安排的贷款。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1)逾期贷款是指本金或利息已逾期一天或以上的贷款。

  (2)重组贷款是指原已逾期或降级但对金额、期限等条件重新组织安排的贷款。

  2010年,本行切实落实“早发现、早行动、早化解”的风险化解工作,通过管理系统手段,继续强化贷款逾期本金和利息监控,每月监控通报各分行贷款本金和利息逾期情况,督促分行加快逾期贷款的回收,收到良好效果。截至报告期末,逾期贷款余额和占比较2009年有所下降,其中,逾期91天或以上的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减少10.28亿元人民币。

  按客户类型划分的不良贷款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行公司贷款在保持质量稳定的前提下,规模稳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不良余额下降12.03亿元人民币,不良率下降0.30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余额下降2.82亿元人民币,不良率下降0.41个百分点。

  个人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2010年,本行通过收紧授信政策、加强销售渠道风险管控能力、完善审批流程、不良资产核销(全年核销信用卡不良贷款4.33亿元人民币)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信用卡贷款质量。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减少2.49亿元人民币,住房按揭和其他贷款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其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均有所下降。

  按地理区域划分的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包括总部。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包括总部。

  本行贷款整体质量保持稳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和民营企业较为集中的珠江三角洲及海峡西岸地区的贷款质量未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严重影响,该地区不良贷款率仅为0.89%,与上年末持平;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中部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分别减少了8.75亿元人民币、3.11亿元人民币和2.24亿元人民币,显示了本行信贷管理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环境。

  按行业划分的公司不良贷款的分布情况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坚持“优质行业,优质企业,主流市场,主流客户”的授信政策,各行业贷款质量保持稳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金融业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分别减少9.25亿元人民币、1.18亿元人民币、0.88亿元人民币和0.74亿元人民币,不良率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72、0.13、0.31和2.79个百分点。

  贷款损失准备分析

  贷款损失准备的变化

  本集团按照审慎、真实的原则,及时、足额地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两部分,即按单项方式评估的准备和按组合方式评估的准备。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1)等于在本集团合并损益表中确认为本集团计提的贷款减值损失净额。

  (2)等于已减值贷款现值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增加金额,本集团确认为利息收入。

  (3)包括贷款转为抵债资产而释放的贷款损失准备。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贷款损失准备余额由上年末的151.70亿元人民币上升至182.1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30.49亿元人民币,其中全年计提贷款损失准备42.38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贷款投放引起的。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对不良贷款余额即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对贷款总额的比率分别为213.51%和1.44%。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1)等于在本行合并损益表中确认为本行计提的贷款减值损失净额。

  (2)等于已减值贷款现值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增加金额,本行确认为利息收入。

  (3)包括贷款转为抵债资产而释放的贷款损失准备。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176.6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30.40亿元人民币,全年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净额为40.65亿元人民币,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对不良贷款余额即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对贷款总额的比率分别为235.91%和1.49%,拨备覆盖率比上年末增加73.63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增长主要是受贷款规模增长的带动,与此同时,不良贷款余额维持较低水平,致使拨备覆盖率较年初提高,风险抵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市场风险管理

  本行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本行建立了涵盖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各环节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准入审批和限额管理方式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将潜在的市场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以实现经风险调整的收益最大化。

  本行总行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市场风险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审批市场风险准入和限额结构。计划财务部作为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业务部门负责执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各项政策、流程,确保市场风险水平控制在总行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设定的额度内。

  2010年,本行继续推进市场风险管理体制的优化完善,健全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并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市场风险主动管理和独立监控,不断丰富市场风险报告体系,市场风险管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3.3.4 利率风险管理

  本行利率风险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利率重新定价期限错配对收益的影响,以及市场利率变动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影响。本行主要通过掉期、远期等衍生产品交易对资产负债表及资金资本市场业务投资组合的利率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对于资产负债表的利率风险,本行主要通过缺口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估。根据缺口现状,调整贷款利率重定价周期,优化公司类存款的期限结构,从而有效控制重定价风险。

  对于资金资本市场业务金融工具的利率风险,本行采用久期分析、敏感度分析、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等方法进行计量和控制,并设定利率敏感度、久期、敞口等风险限额。本行依托先进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和独立的内控中台,对风险限额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管理和报告。

  利率风险分析

  2010年,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随着监管机构不断加大信贷规模调控力度、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第四季度两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一系列偏紧货币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人民币市场利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是6月、9月和12月份,市场流动性有所趋紧,货币市场利率出现阶段性的快速上扬势头。

  考虑利率变动对收益的影响,本行结合信贷规模调控因素和市场流动性变动情况,适时提出“以价补量”策略,在有效控制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利率考核力度、强化利率定价管理等措施,切实提高信贷资产的利率水平,有效缩短贷款重定价周期,实现本行效益最大化。截至报告期末,利率缺口情况如下: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3.3.5 汇率风险管理

  本行汇率风险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内外资产及负债币种错配和外汇交易所导致的货币头寸错配。

  本行主要通过外汇敞口分析来衡量汇率风险的大小。本行外汇敞口由结构性敞口和交易性敞口组成。结构性敞口主要来自外币资本金和外币利润等经营上难以避免的外汇头寸。交易性敞口主要来自外汇交易业务所形成的外汇敞口。本行外汇敞口主要为结构性敞口。

  对外币资本金等结构性敞口的汇率风险,本行主要通过提高外币资金运用水平,对外币资本金保值增值等方式弥补汇兑损失。

  对外汇交易业务敞口的汇率风险,本行由总行资金资本市场部对交易性外汇敞口进行集中管理,所有分行外汇头寸都需要与总行背对背平盘。总行资金资本市场部通过在市场上平盘或套期保值等方式,将汇率风险敞口控制在市场风险委员会设定的限额之内。

  汇率风险分析

  本行汇率风险主要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2010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稳定,6月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增强汇率形成机制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有所加大,全年升值幅度约3%。2011年,预计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热钱流入以及全球经济失衡等因素影响,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被动升值压力不断增加,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进一步升值,同时汇率双向波动和短期大幅波动风险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带来外币资产缩水和账面汇兑损失等风险,若汇率剧烈波动,还可能造成汇率风险的放大。

  本行密切关注外部市场变化和内部资金形势,灵活调整内部资金利率,在保持外币存贷款业务统一协调发展的同时控制汇率风险,对于外汇交易业务的汇率风险,本行持续加强对全行外汇敞口头寸的管理,合理控制总体风险敞口,并将汇率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截至报告期末,外汇敞口情况如下: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五)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指本行不能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获取资金,以满足客户提取到期负债及资产业务增长等需求的风险。本行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以及客户提前或集中提款,为贷款、交易、投资等提供资金等经营活动。

  3.3.6 流动性风险管理

  本行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遵循既定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及时履行本行支付义务,满足业务需要。本行采取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流动性风险集中管理模式。总行司库作为全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者,通过辖内资金往来为分行提供流动性资金,通过货币市场、公开市场操作、转贴现等工具平补资金缺口,运用盈余资金。分行司库部门接受总行指导,在授权范围内负责所辖分支机构的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风险分析

  2010年,央行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不同阶段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有所不同。2010年,央行六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4月份开始恢复三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并从年初开始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同时,受外汇占款增加、新股和可转债申购、金

  (下转D56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8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文 件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产 经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数 据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行 情
   第C011版:行 情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
   第D045版:信息披露
   第D046版:信息披露
   第D047版:信息披露
   第D048版:信息披露
   第D049版:信息披露
   第D050版:信息披露
   第D051版:信息披露
   第D052版:信息披露
   第D053版:信息披露
   第D054版:信息披露
   第D055版:信息披露
   第D056版:信息披露
   第D057版:信息披露
   第D058版:信息披露
   第D059版:信息披露
   第D06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