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
记者观察 智能电视乱象:更智慧还是更晕乎 2011-04-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证券时报记者 刘思辰 不闪的3D、逐行3D、超级智能、智能电视产业生态圈……当这些词汇冲击你的视觉的时候,脑海中是不是会浮现高科技、产业转型、新趋势等等概念?3月份以来,TCL、康佳、创维、三星、LG等电视厂家争相卡位智能电视概念,掀起了一股智能电视上市旋风。 不过,若要细究到底智能电视是个啥,估计很难得到一个明确统一的答案,因为至今为止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厂家对智能电视的定义五花八门,相对统一的是上网功能、应用下载和安装功能。众多电视厂商争相奔向这块蛋糕的目的之一,可能就在于,可以拥有更多智能电视的话语权。比如,TCL在宣布其智能电视上市时,冠上“超级”的概念,并自行将市面上的电视划分成“非智能”、“初级智能”和“超级智能”等级别。同时,有的厂家在宣扬自己技术优势的同时,也不忘宣传竞争对手的技术劣势。比如,LG在广州举行的3D智能电视新品展示会上,将竞争对手三星的3D电视直接拿出来与LG新品做实物对比,但在其新品介绍中,快门式3D电视闪烁缺点的内容占到了近50%。 另一方面,正因为行业标准的缺失,导致此前“不智能”的“智能电视”也公然占据了市场一角,甚至某些“伪智能”电视也鱼目混珠误导消费者,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目前智能电视的整体规模依然不大,市场占有率不足10%,有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7%的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智能电视产品。“看一个电视的好坏,就要看这个电视的功能会不会被淘汰,要被淘汰的一定不要买,买了就会后悔。”这位消费者的话代表了一大批消费者的普遍观点。大家都知道智能电视是新上市的产品,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升级换代,加之动辄上万的价格,消费者又怎敢贸然出手? 另外,智能电视本身技术、各种内容提供都不成熟,没有形成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一台带有智能功能的55英寸LED电视价格,比同尺寸普通LED电视贵7000多元,消费者可以另有选择——用这些钱来买一台非常不错的电脑。 在智能电视概念频繁炒作的现在,有一个现象也值得关注,就是外资厂商不论是在去年的互联网电视领域还是今年的智能电视领域,都表现得更为谨慎,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往往比国内厂商要晚。有人认为,外资厂商在这方面不给力,国内厂家占了先机。不过在记者看来,外资厂家不紧不慢的态度,一方面是由于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目前的销售市场非常小,要完全打开这个市场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如三网融合尚无实质性进展,作为三网融合终端的代表,智能电视的全面应用似乎遥遥无期。另一方面,外资厂商有很强的品牌优势和营销能力,一旦他们启动攻势,鹿死谁手也难说。 有意思的是,智能电视概念最大的受益者,现在看来,应该是谷歌公司,因为不论国产还是外资,几乎所有的智能电视都选择搭载该公司的Android操作系统。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