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报告摘要 2011-04-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如有董事未出席董事会,应当单独列示其姓名 ■ 1.3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否 1.5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否 1.6 公司负责人陈小津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沈樑先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朔帆先生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3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2 主要财务指标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 限售股份变动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 4.2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单位:股 ■ 注:根据股权分置改革承诺,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持有的115,703,808股于2009年5月30日获得流通权。2008年8月7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就其持有的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及即将获得流通权的中国船舶股份追加股份限售事宜承诺。根据股权分置改革约定,其中于2009年5月30日解禁获流通权的115,703,808股中国船舶股份,自解禁日起自愿承诺延长锁定期两年,即2011年5月30日前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上述股份。 对已解禁获流通权的24,149,312股中国船舶股份,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承诺自公告日(2008年8月7日)起两年内,如二级市场价格在120元以下(如中国船舶在此期间实施分红、配股、转增等将进行除权除息处理)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上述股份。报告期内,控股股东严格履行上述承诺。 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3.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4.3.2.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集团,英文简称CSSC)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注册资本63.7430亿元。中船集团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产品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要船型和液化天然气 船(LNG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新世纪,中船集团提出了"五三一"奋斗目标,即在2005、2010年分别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的基础上,再经过5年的努力,到2015年力争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从而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07年,中船集团吹响了"创新做强"的号角,进一步提出了"五个世界领先"的奋斗目标,即经济规模世界领先,科技水平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世界领先,人才队伍世界领先,盈利能力世界领先。 在做大做强造船主业的同时,中船集团积极发展壮大修船业、船用配套以及钢结构等非船业务。目前,中船集团已进入航运、航天、建筑、电力、石化、水利、环保、冶金、铁路、轻工等二十多个行业,形成大型钢结构、冶金设备、陆用柴油机组、压力容器、B超等一批重点产品。中船集团多元化经营的领域,已涉及贸易、航运、金融、桥梁建设等领域,已发展成为在中国造船行业独占鳌头,在多个行业领域内快速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4.3.2.2 控股股东情况 ○ 法人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4.3.2.3 实际控制人情况 ○ 法人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 4.3.4 实际控制人通过信托或其他资产管理方式控制公司 □适用 √不适用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单位:股 ■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生产经营情况 2010年是船舶工业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一年来,公司在各成员企业的努力下,认真实施"保交船、抢订单、防风险、降成本、强管理、谋发展"的方针,全面顺利完成了董事会制定的经营目标,船舶和柴油机生产总量再创新高,新接订单大幅增长,经济效益保持了稳定发展。 (1)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生产指标如下(不含共同控制企业) 营业收入完成298.55亿元人民币,其中造船248.56亿元,柴油机31.84亿元,修船12.40亿元。造船完成56艘/809.34万载重吨;柴油机完成113台/127.34万千瓦;修理船舶223艘。 全年承接合同额273.53亿元,其中:造船合同211.58亿元;柴油机产品合同36.90亿元;修船合同12.40亿元;非船合同12.65亿元;全年承接新船订单66艘/847.89万载重吨;承接柴油机订单141台/152.6万千瓦;承接修船合同金额12.40亿元。公司累计手持船舶订单120艘/2099万载重吨;累计手持柴油机订单155台/164.4万千瓦。 (2)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1)造船业务: 报告期内,面对船型多、资源紧、交船难的困难,公司造船业务继续着力强化内部生产管理,以计划为导向,抓好资源平衡,突破技术难关,推进先进生产模式,加快生产节奏,使造船效率进一步提高,造船完工量取得佳绩。公司全年完工船舶56艘/809.34万载重吨,其中: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高桥造船)全年造船完工35艘/706.6万载重吨,成为国内首家年造船总量突破700万吨大关的造船企业,续写了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的新纪录。外高桥造船继续发挥散货船市场绿色品牌优势,抓住散货船市场一度需求上升的机会,全年承接新船订单29艘/644.2万吨,其中,20.6万吨散货船16艘,17.6万吨散货船7艘,31.9万吨VLCC油轮6艘。截至年底外高桥造船累计手持订单达80艘/1883.1万吨,为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澄西)全年完工21艘,完工吨位首次突破100万载重吨,同比增加了9艘/41.34万载重吨,也创造了该公司造船新纪录,经营生产指标在国内中型船企中位居前列。中船澄西不断拓展新船型,新开发了适合公司生产能力、市场需求潜力较大的7.6万吨散货船。全年承接了14家航运公司9型37艘/203.69万载重吨订单,比2009年净增34艘。 2)造机业务: 2010年,造机业务针对机型更改、排放标准变化、交货期调整等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采购配套计划、资金计划等,确保了全年生产有序和生产任务的完成。特别是公司所属两家柴油机制造企业开展相互合作和支援,使生产资源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发挥。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重机)全年完工柴油机113台/127.34万千瓦。该公司把握住市场需求节奏,共承接柴油机141台/152.6万千瓦,累计手持订单155台/164.4万千瓦,其中电控型主机24台,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三井)全年完工柴油机39台/86.58万千瓦,完工台数较2009年增加7台,再创历史新高。该公司全年共承接柴油机41台/84万千瓦,较2009年有数倍的增长,有效填补了近两年来的订单空缺,确保了2011年生产稳定,并进入新型智能型柴油机生产领域。 3) 修船业务: 面对常规修理船舶数量增多但市场竞争激烈、修船价格低迷的局面,公司修船业务克服坞位紧缺、泊位紧张等困难,以快补短,以量取胜,努力提高修船效率和质量。 中船澄西全年修理完工船舶223艘,成功修复了FPSO船"布拉特"轮,取得海工修理市场零的突破。该公司全年承接了223艘常规船修理和12艘改装船,尤其是承接超巴拿马型船舶30余艘,有力地支撑了新生产线(新荣公司)的发展。 广州中船远航船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船坞)加强对本部、龙穴基地两地的资源调配,克服"阿嘉莉"轮诉讼案对公司经营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年修理完工船舶332艘, "南海五号"钻井平台按期优质修理完工,为其开拓海工修理业务打出了品牌。该公司加大集装箱及散货船修理的营销力度,在修船价格十分低迷的情况下,坚持开拓经营,努力扩大产量,全年修船换板总量29665吨,与2009年相比,产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4)海洋工程: 外高桥造船重大海工产品3000米钻井平台自2010年2月26日顺利出坞以来,在全体海工人员的努力拼搏下,连续成功实现主发电机动车、井架吊装、钻井系统调试、钻井液压系统投油等关键节点,项目累计进度超过97%,建造质量得到船东充分肯定,为顺利完工交付奠定了基础。 5)非船业务: 中船澄西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外风塔项目和大型起重机械的投标,并探索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合作方式,全年承接国内外风塔379套、门机20台,完工交付风塔264套、门机18台。沪东重机全年完成非船商品61项,其中新盾构制造14项,GE产品21项。 2、公司技术创新节能环保等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实施"精品船型战略",推进散货船、油轮优化升级,好望角型散货船、VLCC油轮、5.3万吨散货船等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船型有力地支撑了市场接单。新产品研发及主力船型优化升级,着力体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概念,使17.6万吨和20.6万吨散货船、31.9万吨VLCC、44米型宽阿芙拉油轮、5.3万吨散货船等主打船型技术保持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还开展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技术研究及技术储备。倍受关注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生产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标志着公司在重大海洋工程领域跃上了新台阶。在生产工艺环节,开展了一系列工法创新研究,如分道托盘配送及分道组立研究、基于PSPC分段总段划分研究、先行密性重点项目攻关、装配式脚手架推广应用等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并逐步形成标准,为大幅度提高总装化造船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沪东重机承担的"数字造机"项目通过国家工信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建成了覆盖全公司的数字化业务信息交流和管理的软硬件系统集成平台以及适应信息化管理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沪东重机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柴油机国产化率超过75%。 在节能环保方面,根据船舶市场形势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全公司不断强化基础管理,从设计源头至管理、生产、采购等各个环节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加大成本考核力度,推进企业对标,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外高桥造船通过构建精益管理体系,开展"精益管理年"活动,围绕多项精益管理课题实施,积极创新管理方法,建立了有效过程控制机制,干部职工增强了精益管理的意识,取得了显著成效。造船成熟船型A类图纸修改率降低到平均0.55%,钢板入库遵守率达到98.7%,分段流通量下降8.68%,艏部总段锚绞机完整性安装等工序前移工艺顺利实现等,为外高桥造船不断提升造船总量、稳定经济效益夯实了基础。中船澄西成立了推进成本工程领导小组,下设修船、造船、非船和技改四个成本小组,定期分析成本控制情况,促进了制造成本全面下降。沪东重机通过与供应商协调沟通,传递成本压力,使2010年的采购成本同比下降10%以上;通过控制车间机物料和刀工具成本,实现降本113万多元;通过加强预测预控,每台柴油机试车调试时间比2009年缩短2.3小时/台,节约成本519万多元。中船三井大力推行"3+1"模式,即"降低设计成本、采购和制造成本,完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年度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2009年的93.29%下降到83.90%,实现利润首次过亿。广州船坞通过坞修作业标准化、集中下料和托盘化配送及专业化、流水化修理模式应用,实现本部与龙穴基地两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提高了修船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构成同比变动说明 本报告期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514.34亿元,比年初增加88.04亿元;合并负债总额339.61亿元,比年初增加62.6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59.50亿元,比年初增加20.58亿元。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66.03%,比年初增加1.66个百分点。 单位:万元 ■ (1)货币资金年末余额2,826,318万元,比年初增长42.19%,主要原因为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以及借款额比年初增加。 (2)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年末余额86,323万元,比年初增长35.84%,主要为船厂延期支付或以票据结算柴油机交机款。 (3)存货年末余额207,828万元,比年初下降32.90%,主要系报告期计提建造合同损失,存货跌价准备比年初增加110,511万元。 (4)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78,972万元,比年初增长187.44%,系年末预计负债、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增加。 (5)长短期借款年末余额1,265,772万元,比年初增长22.60%,主要系为规避汇率风险增加了美元借款。 (6)应交税费年末余额28,531万元,比年初增长149.96%,系2010年应纳税所得额同比上年度增长,应交所得税增加。 (7)其他应付款年末余额101,093万元,比年初增长67.28%,主要系船舶建造项目未结算成本增加。 (8)预计负债年末余额183,367万元,比年初增长198.09%,主要系报告期公司计提船舶执行规范专项费用。 (9)本期期末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情况表(单位:万元): ■ 报告期末存货跌价准备比上年末增加110,510.75万元,主要原因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船价普遍大幅度下降,同时船舶行业还面临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压力,合同亏损可能性增加,报告期末,公司对手持合同进行分析测算,计提了建造合同减值损失。 4、期间费用及所得税变动情况 报告期公司三项费用合计124,762万元,比上年度增加36,894万元,同比上升41.99%,2010年度所得税费用56,264万元,比上年度减少1,311万元,同比下降2.28%,各项费用明细如下(单位:万元): ■ (1)报告期营业费用为22,814万元,较2009年度减少3,731万元,主要为以前年度完工船保修费未使用完毕到期转回。 (2)报告期管理费用为161,198万元,较2009年度增加36,967万元,主要原因为2010年度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技术开发费同比增加。 5、现金流量情况与分析 报告期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694,555万元,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393,554万元,各主要经济活动现金流量对比如下(单位:万元): ■ (1)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82,708万元,比上年度增加423,860万元,主要原因为:①报告期公司承接合同同比大幅度增加,收到的签约款增加;②报告期完成工作量增加,收到的节点款增加。 (2)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7,308万元,比上年度减少360,147万元,主要原因为报告期美元汇率波幅加大,公司陆续增加了美元质押借款数额,期末用于银行借款的银行定期存单比年初增加140,561万元,反映为投资活动的净流出;而上年同期为净流入338,891万元。 (3)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903万元,比上年度增加262,469万元,主要原因为报告期新增借款净额同比增加249,124万元。 6、主要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单位:万元) (1)公司目前拥有全资子公司3 家,合营企业2 家,报告期内各控股、参股公司情况: ■ (2)来源于单个控股子公司的净利润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到10%以上的情况如下: ■ 7、 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是否编制并披露新年度的盈利预测:否 (2)当前形势 2010年下半年以来,世界船舶市场由于受全球经济形势及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波动性增强。与过去的2010年相比,2011年全球三大主力船型市场需求轮动性变化加快,散货船比重或将下降;新船订单量及价格持续上扬难度较大,成本上升,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尽管当前国际船舶市场复杂多变,主要造船国家之间竞争不断加剧,但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没有变。经过金融危机的考验,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比较优势更显突出,公司在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显著增强,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3)2011年公司经营工作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保交船、抢订单、强管理、降成本、防风险、谋发展”方针,实施“创新引领、转型发展”战略,面向未来市场变化,积极布局新船型、新机型、新业务发展,着力拓展海工业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公司“十二五”发展布好局、起好步。 (4)2011年公司经营计划目标(未包括共同控制企业) 营业收入力争不低于去年;造船完工计划52艘/836.7万载重吨;柴油机完工计划140台/151.47万千瓦;修船完工计划270艘;交付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一座。 (5)2011年应对措施 1)突出主业经营,确保主营业务持续增长 经营上,进一步转变思路,发挥经营、科技、物资的联动机制,调集各方资源和信息,支持“抢接单”工作。密切跟踪与分析市场动向,加强信息收集,在公司各成员企业间实施联动机制,积极支持和帮助成员企业多接订单,积极支持成员企业开发新船型新产品。在大力抢接主流船型“好订单”的同时,努力提高承接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订单的比重。要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质量和服务等优势,在抢订单的同时逐步调整市场布局。 生产要紧扣年度计划,以提高效率为核心,进一步提升技术素质和生产组织水平。确保造船完工52艘,顺利优质完成20.6万吨散货船、31.9万吨VLCC等新产品交付。柴油机、修船及非船产品生产也要精心安排、精心组织、精心管理,加快推进高效化生产模式应用,加强生产准备及二轮配套,努力实现生产有序、成本可控、效率提升、节能减排。 2)狠抓成本工程,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由于金融危机以来,船价持续走低,加上人民币升值趋势不改,通胀导致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压力明显增大,公司经营压力前所未有。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成本工程”力度,从设计、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上深化降本增效。 造船企业要继续优化、改善总装造船流程,加快建立完善精益造船生产计划管理体系,着力提高单位工时效率和钢材利用率等内涵性指标,向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益管理要效益。其他业务板块也要全面组织员工大力推进精益管理,加大降本力度,挖掘内部潜力,加强成本控制能力,严格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和运行监控,使人工、物料、期间费用等各项成本有所下降。财务控制要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和目标成本控制,加强资金预算监管,积极推进成本精细化管理;加大重大资本项目支出和物资采购支出的月度预算工作,深化财务资金预算管理,细化财务分析和预测。 3)持续开拓修船、海工和非船业务,加快调结构进度。 今年修船计划指标较去年有较大增长,完成年度指标难度很大。为进一步做大修船业务,中船澄西和广州船坞要继续大力开拓业务渠道和客户,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精诚合作,抱团取暖,相互扶持。在修船生产上要注重加强技术、工艺研究,提高修理效率。要积极利用公司的资源及技术优势,努力承接高附加值、高技术船舶以及海工产品的修理。广州船坞要尽快形成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改装和模块生产能力,推进修船产品结构升级。 要进一步加快海洋工程业务发展步伐,抓住当前油价回升,国内外海工项目投资增多的机会,加强市场开发和经营承接,争取实现新的突破。要从总体研发设计能力建设入手,加快培育研发和营销队伍,形成竞争能力。要健全海工管理体系,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培育总包能力,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非船业务要支持中船澄西继续做大做强风力发电塔项目,巩固和提升中船澄西在海上大功率高端风力发电塔业务上的行业优势地位,提升盈利能力,为公司拓展非船业务起到示范作用。要重点抓好沪东重机核电备用发电机组产品开发,利用沪东重机取得的进军核电应急发电机组市场的“通行证”(国家核安全局“民用核安全级柴油机发电机组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资格”)的优势,面向市场,拓展业务,使沪东重机成为国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专业核电柴油机组供应商。要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努力开发新的非船拳头产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优化公司业务结构,促进公司多元化发展。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下转D76版)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