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
胡说一道 今天你调研了吗 2011-04-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胡不归
近日遇到一位做私募的朋友,问他:“怎么好久不见你了?”答曰:“忙啊,刚去一家上市公司调研回来。”我说:“我咋不知道你还会做学问呢?看得懂财务报表吗?”他只是笑,对我的戏谑问题不予回答。 其实,即使他笑而不语,咱俩心里也都明白,他们所谓的调研,不过是去上市公司打探消息而已。做私募的这几个朋友,与一些上市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跟不少公司董秘都称兄道弟,经常去走动走动,联络联络感情,顺便打探点儿公司方面的消息,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这种调研是不用写什么调研报告的,所以也无所谓能否看懂财务报表的问题了。一些大型机构如基金,赴上市公司调研,那肯定是要拿出东西来的,至于那调研成果,当然就属于机密了,一般股民想知道详情,恐怕门也没有。 去上市公司调研,现在已经成了机构尤其是基金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构成了基金重大投资决策的一个基础。但我纳闷的是,不是有公司信息披露吗?并且,每逢年报季报等信息予以披露时,都要郑重说明:“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看,人家已经信誓旦旦了——真实、准确、完整。但是,既然如此,那干吗还要去实地做调研?就凭这些公开信息不就得了? 我注意到,上市公司的承诺里,还缺少一条“及时性”。也许,基金等机构非要花费人力财力去趟公司不可,就是冲着这一点去的吧。公司的一些酝酿中的重大变故,如重组、巨额订单等,还没到法定的必须披露的时机,基金等机构就可以通过调研,先人一步,然后静悄悄地埋伏在股票里面了。等到小股民知道这些利好消息,蜂拥而入时,股票已经翻了几个跟头,其结果无异是,普通投资者又一次成为高位接盘者。时间就是金钱,这话一点没错。这也是调研的效果吧。 我们不止一次地听说,某某明星基金经理又一次押对了宝,他买的股票经过几个月的等待,果然宣布重组了。在人们的心目中,这种基金经理与神仙无异,否则,为什么总是赌公司重组能赌对呢?其实,哪是什么赌重组啊,本来就要重组!不过你小股民不知道罢了。照我看来,“明星”们不过是“调研”工作做得好而已,世上哪有什么神仙? 大鳄们总能先知先觉,但是,如果仅仅把机构调研看作是为了打这么个时间差,恐怕就太单纯了。调研的背后,或许还有更多的秘密。 我们对机构赴上市公司调研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同是调研,大机构、小机构、大股东、小股东所受到的待遇是不同的。上市公司对于股东咨询或者造访,法规上是有相关条款的,譬如投资者关系,该怎么对待怎么对待,自不待言。但据我所知,这里面还是大有文章。小股东想了解公司的事务,电话也是可以打得通的,并且对方的态度也可能是热情的,甚至有时候,小股东们还会接到盛情邀请,去参加一些诸如“走进上市公司”之类的活动,去参观参观公司生产线,欣赏欣赏厂房环境啥的,还能聆听一下公司方面“生产经营形势一派大好”之类的宣讲,从而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股东的身份。感觉固然不错,但你所能得到的信息,绝对不会超出已经公开的信息范围。机构所受到的待遇则不同,他们和公司之间,已经从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上升到一种合作关系了。这种合作,往往是在公司将要进行再融资的时候。这种时候,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大机构,更成了公司方面高贵的座上宾。道理很简单啊,没有资金拉抬二级市场的股价,那么高的配股价格或者增发价格,怎么会有人来捧场呢?而这种合作背后是怎样的一种利益格局,笔者无凭无据,也不敢瞎猜。 所以,即使是机构,所受到的待遇也会是不同的。曾听说过这样一些案例,一些小机构赴公司调研不怎么受待见(像我前述那位私募朋友属于另外一种情形),而却有上市公司找到大基金公司的门上,哭着喊着“来我们公司调研吧”。这么急切的心情,恐怕不是要主动找人来窥探自己的隐私,而是另有所图吧?这种调研,与其说是调查研究,倒不如说是要合谋在证券市场上整点儿啥事更准确。 这才是调研名目下的另外一个公开的秘密呢。 信息不对称,是股市上一个难解的痛。什么时候,在调研这个问题上,所有的投资者能够站在同样资格和水平上呢?笔者的一位做期货的朋友,倒是真正进行过个人调研。为了判断咖啡的价格趋势,他老兄自费跑到海南去,找当地种咖啡的农民攀谈,了解当年咖啡的种植情况,依此作为自己的投资依据。可是,对于大多数小散户来说,有几个有这样的精力和财力去做这样的调研呢?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第一时间”——也就是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的当天,股市开市前的那段时间里,去阅读公告罢了。殊不知,那公告发布之前,其内容不知道被多少市场大腕早就“调研”去了。不信的话,你随便找个有重大利好信息公布的股票,看看它在公告之前的K线图试试。如果你觉得这种调研毫无意义的话,那也就只好去探消息跟风了。这正构成中国股市一幅活生生的生态图。 既然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像机构大佬一样亲赴企业去调研,那么,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对于任何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还有“及时性”,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还有必要亲赴企业调研吗?即使还会去调研,那种调研的意义,和现实中那种明显的做一把就跑的功利目的,也会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我不知道巴菲特做出投资决策前,是不是也要像我们的机构一样去做这样的调研。也许,中国的这种调研特色消失的时候,才是中国证券市场真正开始成熟之时。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