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4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聚焦央行今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TitlePh

“提准”如约而至 数量型紧缩仍会继续

2011-04-1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贾 壮 王昭丞
IC/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存款准备金率每月上调一次,今年以来从未失约。作为央行手中为数不多的“经济适用型”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在管理流动性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通胀形势日益严峻,流动性状况不容乐观,预计存款准备金率仍会在较长时间内扮演紧缩政策的急先锋。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分析说,二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偏多的问题已经凸显,公开市场到期量超过1.8万亿元,国际收支将从小幅逆差转为顺差,月度平均外汇占款将维持在2000亿元以上的高位,为了继续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需要维持相当的对冲力度,数量型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是控制流动性的主力。

  今年一季度,我国出现近年罕见的贸易逆差,同期外商直接投资也处于低位,在此情况下,外汇流入却处于高位。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指出,经过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收流动性,再加上商业银行在贷存比约束下对流动性需求减少,整体流动性却仍然保持非常充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热钱在持续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的情况下,即便考虑外汇储备增长中的货币升值和投资收益因素,也不能排除热钱流入的可能性。

  实际上,一季度出现贸易逆差并不能说明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逆差出现的重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以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原油、铁矿石和成品油等10种大宗商品为例,一季度进口共计花费950亿美元,如果中国一季度进口的数量不变,而且价格较去年同期没有上涨,则购买费用是720亿美元,也就是说因为价格上涨多支付了230亿美元。扣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一季度的贸易逆差就会变成贸易顺差。

  在外汇持续流入的同时要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央行需要购买大量外汇并释放基础货币,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防止价格过快上涨,使用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多种政策进行对冲成为必然的选择。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日前撰文指出,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比较及时、快捷,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更适合应对中长期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局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锁定部分基础货币并降低货币乘数,进而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能力,对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着更大的效力。

  存款准备金率迭创历史新高,是否存在理论的上限呢?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何种水平,取决于多个条件。条件发生变化,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力度和空间也会变化。根据国际经验,存款准备金率也没有明确的尺度,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的上限。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中国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收紧流动性的作用并不大,原因在于面对外汇储备的持续高速增长,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被用来作为对冲操作的手段,而没有减少净流动性。

  王庆说,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达了非常强硬的政策基调,预计紧缩政策会持续下去,为了管理通胀预期,未来至少会再加息一次。同时,央行还会继续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因为外汇积累带来的过剩流动性。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后

次日A股反应

公布时间消息公布次日指数涨跌
上证深成
2011年04月17日----
2011年03月18日0.08%-0.62%
2011年02月18日1.12%2.06%
2011年01月14日-3.03%-4.55%
2010年12月10日2.88%3.57%
2010年11月19日-0.15%0.06%
2010年11月09日1.04%-0.15%
2010年05月02日-1.23%-1.81%
2010年02月12日-0.49%-0.74%
2010年01月12日-3.09%-2.73%

  王昭丞/制表

 

  ·观 点·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郭田勇:频繁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今年银行信贷空间缩小,保持业绩增长将变得困难。考虑到整个国内银行业都以利息收入为主,连续的收紧政策将使银行的信贷增长空间变小。预计今年的信贷规模将在7万亿元左右,这一数字远低于去年的7.95万亿元,因此银行保持业绩增长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只有加强混业经营,开拓更多的盈利渠道,才是银行业未来的应对之道。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潘向东: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主要是对冲目前的热钱,收缩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目前来看准备金率仍然是比加息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至于央行后续的举动,还需要继续观察,主要看通货膨胀的环比数据、此前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以及外汇占款情况。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 李大霄: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是应对通胀的举措,收缩流动性的累积效应会慢慢体现,对市场的影响偏负面。但这次调整不足以影响市场偏强方向,蓝筹股的估值优势仍然存在,“金融地产+建筑+煤炭+钢铁+化工”五朵金花仍有潜力,市场稳定基础仍然存在,下半年的通胀情况可能会得到控制,投资者无需恐慌。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 李迅雷:4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激增导致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4月份货币市场到期资金超9000亿元,通过公开市场发央票或正回购,虽然也能净回笼部分,但还是难以完全对冲过量到期资金,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意料之中。此外,4月份热钱流入还会不少,即便上调0.5个百分点,还是不够完全对冲,故预期央行不久将发行长期央票。 (王昭丞 整理)

   第A001版:头版(今日6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信息披露
   第A005版:焦 点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环 球
   第A009版:文 件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人 物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综 合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