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4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李克难 我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011-04-1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杨 波
  平安大华基金公司总经理李克难喜欢阅读,特别喜欢看传记类的书籍

  证券时报记者 杨波

  2011年,基金行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全行业“滞胀”,虽然各家基金公司攒足了劲发新产品,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却一直在下降;银行渠道越来越拥挤,银行的要价越来越高,基金公司亏本销售新产品,而且可能回本无望。

  对于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这无疑是更加艰难的考验。

  “我们有充分的思想与心理准备。”平安大华基金公司总经理李克难微笑着说。

  李克难2002年进入基金业,已在基金行业打拼了9年,是一名基金业的老将,对行业目前的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有着清晰的认识。

  2008年初,李克难加盟平安,负责平安大华基金公司的筹建工作。“当初选择平安大华,是因为平安集团的平台很大,在这个平台上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没想到,平安大华的批文三年之后才拿下来,“三年的筹备期,确实出乎我意料的长。”李克难表示。但三年的时间,李克难没有浪费,他带领公司相关人员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除了办公场地、基金运营系统、队伍建设等常规准备工作,精通业务的李克难更做了两方面实质性的准备:一是整个团队的磨合,建立起良好的协调沟通运行机制;二是在优化投资研究流程并进行实战模拟。

  李克难深知,优良的投资能力是基金公司的立身之本,为了锻炼投资团队的实战能力和检验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平安大华基金模拟了两个投资账户,采用不同投资策略进行实盘操作。虽然资金量不算大,李克难仍然是慎重对待,从内部投资流程到相关制度,从估值清算到风险控制甚至监察稽核,都遵照公募基金的标准流程来做。“我们按照成熟基金公司的要求,定期召开投委会与风控会,无论市场判断还是对重仓股的审核,都按程序办,一步都不能少。一年多下来,整个公司的投资管理体系、流程都清晰了,团队协作和公司文化也渐渐形成。”

  更让李克难欣慰的是,这两个账户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两个账户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一个是纯股票投资,一个是做绝对收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纯股票的账户相当于单向做多基金,不做选时,100%满仓操作,2010年获得超过9%的正收益,超越沪深300指数21个百分点,可以进入公募基金排名的前1/5。另一个账户是做绝对收益,从2010年6月底开始,获得了10%的年化收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账户保持了较小的波动率,从来没有低于一元钱面值。”

  投资总监颜正华带领的投研队伍让李克难很是自豪,颜正华曾经是华夏回报与华夏回报二号的基金经理,华夏回报是五星基金,他是金牛基金经理。在他管理期间,华夏回报2007年在积极配置型(晨星)基金中排名第五,2008年排名第一,两年业绩也是排名第一。“平安大华的研究员队伍,平均从业年限超过八年,都是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挖过来的,都相当优秀。更重要的是,经过模拟账户运作的磨合,平安大华的投研体系能够在合规严谨的基础上高效运转,为第一只基金产品的投资管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对于基金行业最头痛的销售问题,李克难深知自己有一场硬仗要打。平安集团的背景,给了李克难一些底气,“当初选择平安大华,也是看好平安集团作为综合金融集团的实力:平安集团拥有6000多万客户和近50万人的销售队伍。另外,平安证券、平安银行和深发展也都具有基金产品的销售资格和经验。”

  当然,平安集团的客户优势和销售优势并不能直接让平安大华受惠。“如何将平安集团的客户有效转化为基金公司客户,我们也在研究与探讨。”

  平安集团的发展模式是要做就要做好。“我们的目标是,尽快发展成基金行业中有竞争力的公司。在盈利方面,我们现在报的经营计划中,预计两到三年内是要亏损的。基金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基金公司并非能在短时间盈利,公司股东对目前基金行业的经营环境与形势也都有很清楚的认识。”李克难表示。

  虽然有诸多不易,复旦大学数学系出身的李克难仍然非常热爱基金业,“感觉基金业与自己的性格与思维方式比较契合。”或许是多年数学学习与教学养成了严谨、逻辑性极强的思维习惯,李克难对金融业有天生的亲近感。

  业余时间,李克难喜欢看书,并且特别喜欢看传记类的书籍。“人很容易迷失自己,特别是在成功之后。”李克难陷入了深思,“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成功的经历往往都很相似,但失败的经历却各有不同,多看传记类的书籍,体会一些企业和成功人士从辉煌走向失败的历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公司的发展都有诸多益处。”

  1960年出生的李克难,曾在湖南大学任教2年,“我现在还有教师情结,未来如果有机会,希望再度从教。”也许,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份归隐山林的情怀。

  李克难档案

  李克难:平安大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复旦大学数学学士,湖南大学应用数学硕士、理学博士,拥有超过15年证券行业及近10年基金行业管理经验。曾任湖南省委省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成员;湘财证券副总裁,湘财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加入中国平安。

  

  ·观 点·

  ●在盈利方面,我们现在报的经营计划中,预计两到三年内是要亏损的。基金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基金公司并非能在短时间内盈利,公司股东对目前基金行业的经营环境与形势也都有很清楚的认识,已经做好了较长时间内战略投入的准备。

  ●平安集团作为一个综合性金融集团,有8万多名正式员工、近50万业务员,拥有超过6000万个人客户、200万机构客户的资源。怎样把这些客户资源在合规前提下跟基金搭建一个桥梁?这方面,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

  ●保险机构还不具备第三方销售资格,平安集团强大的销售团队和庞大客户资源暂时无法直接为平安大华所用。而且,由于基金产品与保险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扫清了政策障碍,仍需要有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培育阶段。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无论是专户投资者还是公募基金投资者,都是客户,不存在亲疏远近的问题,不应区别对待。事实上,基金公司无论做专户业务还是公募业务,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投资能力。只要具备良好的投资能力,无论是专户业务还是公募业务都能做好,这两项业务可以相互促进。反之,如果基金公司不具备投资能力,无论是专户还是公募, 最终都不可能获得投资者的认同。

  ●如果从销售角度来看,平安集团的高净值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为平安大华带来了其他基金可能不具有的客户优势。未来,一旦专户业务放开,平安大华会将专户业务作为公司重要发展业务之一,与公募业务同等重视。目前公司在专户业务的人员配备、制度架构、系统建设方面,已经做好了相关规划。

  ●我们第一只产品选择股票型基金,主要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平安大华的投研团队经过近3年的磨合后,已经能很好地把握证券市场变化趋势,拥有管理股票型基金的实战能力;二是基于对未来经济走势和证券市场发展相对乐观的判断,如果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还有一些不明朗的因素,那么下半年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周期是毫无疑问的,发行股票型基金产品将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

  ●适度储蓄对于所有家庭而言仍然是必要的,但以目前的利率和物价水平,银行储蓄无法保证财产的保值,更不必谈增值,因此,中国家庭以储蓄为主的理财观念必须适时改变。

   第A001版:头版(今日6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信息披露
   第A005版:焦 点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环 球
   第A009版:文 件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人 物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综 合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