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4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衍生品套利研发应具备四大优势

——访中投证券金融衍生品部总经理张晓东

2011-04-1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黄兆隆

  证券时报记者 黄兆隆

  时值期指上市运行一周年,衍生品投资在中国市场方兴未艾,未来该市场将如何发展,金融机构该如何应对挑战,又必须具备哪些核心优势呢?证券时报记者带着诸多问题专访了中投证券金融衍生品部总经理张晓东。

  证券时报记者:贵公司在开发期现套利中采用什么策略?属于中性策略还是属于绝对收益?收益情况如何?

  张晓东:二者相互结合,但主要是以中性为主,所谓中性就是对冲交易,追求绝对正回报。中性策略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是买的同时一定会有卖,这才是所谓的市场中性。中性的组合总体来讲跟市场的指数之间就没有关系了。当然,中性策略分很多种,有些基金获利较高是因为其中性策略不是无风险的,我们现在做的中性策略是无风险的,所以绝对收益可能达不到50%这么高。

  证券时报记者:在套利交易策略研发和执行中,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优势有哪些?今后的竞争趋势会怎样呢?

  张晓东:核心优势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现货组合与指数的跟踪误差控制、程序化交易系统的速度、持续开发套利策略的能力、更丰富的套利品种。

  长期趋势应该是通过套利、对冲等方法,使产品收益和风险特性与客户收益预期和风险偏好相适应,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证券时报记者:随着更多市场参与者的介入,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进入衍生品投资领域,未来市场将如何变化?

  张晓东:将来这个领域是否会发展得快,取决于金融产品开放程度、管制放松的步伐、金融产品推出的速度,也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能力做这个东西。对冲投资需要借助数学模型、数量分析、计算机系统、程式化交易,这方面就需要很多人才。另一方面,还取决于金融机构管理层能否理解透、认识到如何去做大这块业务。

   第A001版:头版(今日6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信息披露
   第A005版:焦 点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环 球
   第A009版:文 件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人 物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综 合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