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警惕央企借保障房再度布局楼市

2011-05-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吴睿鸫

  昨日,国资委通知要求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这是自去年国资委对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下达“退房令”后,首次明确要求央企争取多种途径参与地方保障房建设。

  国资委鼓励央企主动参与保障房建设,无疑是值得称赞的公共政策,这不仅能破解保障房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如期实现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顺利完工,更为重要的是,也能圆弱势群体的住房梦想。

  目前,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中,中冶科工、保利等都已涉足保障房建设。从建设份额来看,央企在保障房的建设面积,已占到全国保障房销售面积的13%,显然,央企已日渐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力量。

  央企建设保障房,既是弥补市场缺陷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国有企业社会公益性的标志,更为重要的是,也能为央企重新赢得好名声。因为,近两年来央企凭借财大气粗,在全国各地“占地为王”,疯狂囤地,被舆论批评为“不务正业”,进军保障房建设,会改变其在公众眼中的形象。

  尽管这项政策得到社会的肯定,但令大家担心的是,在央企“退市”原本就异常困难的大背景下,如果央企大规模进军保障房建设,有可能成为其留在楼市的契机,甚至可能导致央企在楼市重新布局。

  国家发改委于去年3月对央企“插足”房地产郑重其事地发布了“清退令”。可是,一年零两个月过去了,据最新报道,227家央企所属三级以上房地产子公司中,转让出去的央企地产项目还不到30家,而获批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央企却增添了5家新成员。这意味着,央企不情愿退出房地产市场,即使目前房地产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出现量缩价不涨的困难局面,但是由于看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前景,多数央企集团对退出房地产业务采取的策略是“拖一拖,瞧一瞧”,从而导致了这种“清退令”演变成“狼来了”的骗人笑话。

  更让人不解的是,国资委此番《通知》在强化央企保障房责任的同时,并未表示要削弱其商品房业务。尽管国资委没有明确否定去年制定的非主业央企退出地产业务的政策,但客观上却显然在努力使央企的退出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一政策的模糊之处,不仅给央企故意拖延以借口,也会让央企有可能在房地产市场重新布局,从而让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形变样。

  众所周知,央企的一举一动,事关房地产调控全局,影响着房地产未来的走向。笔者认为,国资委在央企参与保障房建设政策上,除严格监督获准进入楼市的企业外,还应警惕和防止其他央企趁机投向房地产开发的“怀抱”,再度掀起“地王大战”,搅浑房地产市场。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理 论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数 据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