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明眼看市TitlePh

新交所抢先抛绣球港交所不应总是慢半拍

2011-05-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吕锦明

  新加坡交易所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合并的提案刚刚被否,新交所转头就向港交所抛来了橄榄枝。

  据外电报道,新交所总裁Muthukrishnan日前在印度孟买出席国际选择权结算机构协会会议时表示,如果港交所能主动提出合并的意愿,新交所会欣然同意。他指出,双方合并将可为新交所带来规模效益,同时强调合并后新交所将不介意做“地位较低的合作伙伴”。

  据了解,新交所和港交所目前尚未就合并事宜进行实质的接触和探讨,但新交所总裁上述“情真意切”的表态的确让人感觉出其对两所合并一事的渴求。那么现在的情况是,新交所已经将合并的皮球踢给了港交所,港交所如何回应备受各界关注。

  实际上,按照上市公司的总体市值来衡量,新交所和港交所并不算“门当户对”,因为目前港交所的总市值在全球排名第7位,新交所则位列第21位。所以,新交所在两所合并事宜中甘当小弟,提出愿意做“地位较低的合作伙伴”也属情理之中。但港交所并不能因此就忽视同业对手抛出的橄榄枝,面对席卷全球交易所的合并浪潮,今后港交所将何去何从,还须管理层认真思量、从长计议。

  早在今年2月中旬,德意志交易所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母公司——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突然宣布合并,组建成全球最大的交易所营运商;紧随其后,又有新加坡交易所与澳大利亚交易所、英国伦敦交易所与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相继宣布正在磋商合并事宜。至此,一场席卷全球的交易所合并潮旋即将港交所推向了风口浪尖。

  一直以来,数量庞大的内地上市公司资源是港交所得以傲视群雄的主要业务支柱,但国外企业赴港上市的比重相应则显逊色。如今多家国外交易所密锣紧鼓进行合并,此举将令各交易所之间对于国际上市公司资源的争夺战更趋激烈;此外,多家同业也正加强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实力,例如新交所就投资近13亿港元建立了全新的交易系统,其交易速度已将港交所抛在身后。

  事实上,港交所在与同业并购一事上的反应一直给人有点“慢半拍”的感觉,此次又是新交所抢先提出合并意向,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究其原因,也许是由于港交所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因此难以仿效国外同行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收购合并。但不管怎样,随着并购浪潮的不断推进,各大交易所的合并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全球交易所的竞争环境已经因此出现了极大的改变。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世界“列强”纷纷结盟、来自同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港交所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应对外界挑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港交所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机遇,其中就包括人民币计价产品登陆港交所,以及香港加紧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等,这些有利条件对于港交所来说可谓得天独厚。如何利用好有利的外部条件和资源,练好内功和外功,加强与同业或竞争对手的合作与交流,并借此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些都值得港交所认真思考。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理 论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数 据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