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大豆期货将选择向下突破

2011-05-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 毅

  始于二季度初的粮油震荡市目前正集体面临底部考验。继上周国内连豆周线报收长阴之后,本周节后开市以来依然延续跌势,暗示政策利空仍未释放殆尽。周三收盘,陈作代表1109合约一举击穿前期低点4280元,创年内新低。而新作代表1201主力合约已跌破4450元一线平台支撑,期价距离年内低点4361元空间已经很小。笔者认为,目前大豆正面临政策调控和季节性集中供应双重压力,短期存在向下突破的可能。

  调控常态化已为市场构筑“政策顶”。今年以来,为对抗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央行已累计动用了四次“提准”和两次加息手段,严重削弱了投资者对商品市场的看涨心理。而发改委等多部门针对粮油市场的调控力度一直只紧不松。无论是采取国储公开竞价销售、移库定向销售、限制终端市场涨价等为主的价格干预手段,或是取消采购环节增值税抵扣为目的的税收调节手段,甚至是限制新增产能、提高行业准入标准为目的的产业规划手段,都在抑制现货价格上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政策调控已成为常态化,为粮油市场构筑了“政策顶”,大豆市场难以独善其身。央行在最新发布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将继续用多种工具管理通胀,准备金工具不存在绝对上限。处在当前的敏感时期,无论是产生“提准”还是加息预期,都势必会造成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投资者将密切关注政策的下一步走向。

  大豆需求开始出现放缓迹象。政策密集调控过后,国内大豆产业链需求已经出现放缓迹象。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进口大豆量较去年四季度下滑25%。由于之前中国推迟甚至取消了部分进口船货,大豆进口节奏明显放缓。从最近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出口销售和检测周报可看到,美豆出口数量周环比大幅下滑。同时,中国大豆采购兴趣开始转移至南美。以上因素均不利于美豆年度出口目标的实现。此外,国内下游饲料养殖需求依然处在停滞期。由于豆粕库存压力较大,油厂出货意愿强烈,而下游企业依然维持随采随用的谨慎策略。下游养猪业仍然维持较低的能繁母猪存栏量,这将影响到后期生猪补栏能力,进而影响豆粕饲料需求。

  季节性供应压力将逐步凸显。步入5月份,南美大豆将逐步迎来集中上市时期。巴西分析机构Celeres最新预计,今年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7255万吨,去年产量为6900万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今年阿根廷大豆产量为4920万吨,去年产量为5450万吨。尽管南美大豆总产量较去年相比略低一些,但已经明显好于市场之前的预期。后期南美大豆对市场供给产生的冲击作用将逐步显现。同时,由于目前美国春播期玉米播种进度存在延迟现象,也将对美盘远月合约构成利空。具体情况需等待本月11日美国农业部首次公布的新作大豆供求预测数据。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笔者判断美豆短期将会向下考验1300美分一线支撑,而国内连豆也将选择向下突破。建议普通投资者可趁反弹把握沽空机会,而套利投资者可关注买豆粕空大豆的反向套利机会。 (作者系金瑞期货分析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理 论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数 据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