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相关新闻TitlePh

信托公司产品基金化寻求突围

2011-05-0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 宁

  证券时报记者 张宁

  在探索主动管理的转型道路上,产品基金化成为了国内大型信托公司的选择,这在传统三强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华润信托去年的业务发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2010年年报显示,中信信托去年大幅增加了主动管理类产品的规模,强调信托产品的系列化、基金化和品牌化。在投资类信托中,中信信托将自身定位从融资工具转变为个性化产品及基金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公司担任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对信托资金的投资运作效果承担责任。

  同时,一贯在阳光私募业务上领先的华润信托也一直在寻求提高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去年成功发行了自主管理的信托基金,而不再仅仅靠卖证券账号成为私募的通道。目前,在华润信托的平台上,不仅有阳光私募产品,还发行了基金中的基金型产品,以专门投资各个私募产品。

  平安信托更是在产品基金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据平安信托人士表示,目前平安信托已形成从单个信托产品到基金化产品,再到信托产品资产包的转变。资产包选用的产品类型涵盖结构金融、证券类信托、房地产信托、私募股权投资(PE)、质押融资以及资产管理系列等投融资品种。

  陕国投研究员王维华认为,一直以来,信托公司积极寻求向自主管理转型,但是究竟转向何方目前仍不清晰。从信政合作、银信合作到房地产信托,在找不到长期主业的情况下,信托公司就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自主管理资产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王维华表示,信托公司要提高自主管理资产能力,实现向自主管理型转变,必须形成有利于提高自主管理能力的业务模式。基金化产品采用投资基金的运作理念,以规范的基金方式进行运作,以一对多的组合投资方式对信托计划进行管理,其内在功能优势与信托公司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内在的一致性,不失为信托公司向自主管理转型的一条路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报 告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