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左侧交易区渐行渐近

2011-05-0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薛树东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可能在两三周前很多投资者还在畅想牛市,如今却有人说市场要再度进入熊市。市场悲观情绪陡然升温,让许多人感到不适应。其实自2007年10月沪指于6124点见顶以来,就上证指数而言,就一直处在熊市的阴影下。目前我们对市场所处位置的判断是:熊市后期。

  我们认为,本轮下跌的本质是对实体经济下滑和紧缩政策升级的担忧,说实话其中的变数确实很大,担忧也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印度大幅加息,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也随即跟上,以及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下跌、上市公司库存数据高企等,这些都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统计显示,沪深300成分股已经连续14个交易日遭到大幅抛售,说明机构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选择了主动减仓。

  不过,我们仍然认为,当前A股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并不大,因为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处在历史低位:两市整体市盈率不到20倍,市净率仅有2.6倍,沪深300成分股市盈率只有14倍,市净率仅为2.3倍。因此,指数尽管受制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还无法走出突破行情,但继续下跌的空间也不会太大,上证指数2800点有望构成周线级别的强劲支撑。

  也许有些人会问,既然便宜,为什么沪深300成分股又被连续抛售?我们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这一问题。一方面,有色、煤炭等板块的下跌是有道理的:这两个行业的库存巨大,在去库存化的过程中,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必然受到影响。国际大宗商品过去一周的表现,更加剧了有色和煤炭板块的下跌。

  而另一方面,其他板块的调整则是机构博弈的结果,这从节前三周基金总体仓位的变化中可以找到线索。数据显示,基金在“五一”节前的第三周和第二周大幅减仓,最低仓位不到80%。而在节前最后一周又迅速将仓位加到85%。基金的操作线路是减仓创业板、中小板等主题性板块,随后迅速加仓到银行等蓝筹板块之中。

  关于实体经济现状,我们与其他机构不同的观点是:短期出现下滑苗头,我们认为是股市的中期利好。逻辑分析上其实并不复杂,央行之所以紧缩,其实就是为了控制通胀,按央行的话是“削弱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但其实央行也很明白治理通胀的代价。而反观通胀,它并不全是经济过热所导致的,种种迹象表明下游需求已经不足,高企的库存足以说明一切。那为什么通胀仍是居高不下呢?除了传导机制中的滞后因素,另外有三点认识,一是输入型通胀,只有通过升值来解决,央行在汇率上要找到一个和外贸共存的“汇率切点”。其次,大宗商品的投资属性所致,这并不反映实体经济真实需求,价格是被炒家炒起来的,从全球范围来看,这并不是中国央行能解决的。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增加了价格上涨的几率。工资是商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否涨工资也不是央行说了算的。简单地说,控制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不是加息或上调存准能够完全解决问题的,但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央行绝不愿意看到,CPI没控制住,经济也出现下滑,所以,经济下滑的苗头是唯一可以促使央行放弃紧缩的理由。这就是我们说今年有可能是大变之年的直接原因,货币政策有可能从紧缩再到宽松。

  对于未来经济的理解,我们认为:低通胀高增长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高通胀(可控范围)高增长才是常态。周三将公布4月CPI,各大机构仍然认为将高于5%,我们认为回落将是明显的,并不排除低于5%的可能。原因在于,今年天气相对稳定,农产品不会大涨,大宗商品冲劲不足开始下跌,加上美国6月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我们依然维持CPI震荡筑顶的阶段,预计周三公布的CPI数据将会提振市场信心,指数有望在周中段找到此波下跌的低点。

  鉴于左侧交易区渐行渐近,操作上可采取逢低吸纳的动作。选股方面必须立足于防守反击,也就是说个股的防御性和进攻性要兼备,近期商业股走强说明一些机构开始从防御性行业上做文章,但个人以为,目前还无法确定行业性投资机会,防守反击的范围也绝不限于此。 (作者系深圳芙浪特投资首席策略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市 场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人 物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综 合
   第C003版:数 据
   第C004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