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业绩拖后腿 部分一对多赎回比例高达20%

2011-05-0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方 丽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今年A股市场上下颠簸,不少一对多产品业绩出现亏损,令持有人大失所望。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一些产品遭遇持有人赎回,甚至赎回比例已经达到20%以上。

  根据银行和部分持有人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一对多产品业绩首尾差距高达30%以上,而不少去年业绩较好的一对多产品今年遭遇滑铁卢,净值由正转负,亏损严重,引发了持有人在今年开放日进行大范围赎回,比例超过了20%。

  而据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旗下1只一对多产品季报透露,该组合在春节前后开放了一次赎回,之前预期赎回可能比较严重,在市场底部进行了力度比较大的减仓,对基金净值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据这只一对多产品持有人表示,该产品历次季报中都有超过资产总额30%以上的银行活期存款,显示出基金经理对巨额赎回时刻做好了准备。

  还有一对多持有人表示,他所投资一款一对多产品业绩一直不佳,净值经常在面值之下,而且1年内更换了3位投资经理,他准备于近期在该产品的开放日赎回。另一位持有人也对一对多业绩表示不满,“我所投资的这只一对多产品快要到期清算了,目前净值还在0.9元左右,投资经理从年初到现在一直保持15%至18%的仓位,根本无作为,还不如存银行获得定存收益。”该人士表示不会选择续约一对多产品。

  一位基金公司专户人士表示,目前多数一对多产品属于灵活配置型产品,而这对投资经理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市场风格突然转变时,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业绩的剧烈波动。一旦净值波动较大,尤其是出现亏损,将引发持有人强烈不满,客户维护的压力很大。但如果一对多业绩较长时间在1元面值之下,就很可能出现集体赎回的现象。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除了业绩下滑引发的持有人信任危机外,导致一对多产品出现赎回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今年银行揽储战的加剧以及券商集合理财等竞争对手的多方夹击。

  此外,目前一对多产品一般1年仅开放一次申购赎回,并且不少产品不收赎回费。而如果选择在合同未到期以及未开放日退出,持有人一般需要缴纳3%至5%的违约金,还有基金公司的违约费率高达6%。在目前这样的市场情况下,这也是不少持有人倾向于选择在开放日赎回的原因之一。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市 场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人 物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综 合
   第C003版:数 据
   第C004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