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借力节假日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相差2倍

2011-05-0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余子君
资料图片

  证券时报记者 余子君

  刚刚送走五一节和母亲节,又将迎来儿童节和父亲节,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可谓又多了一件华丽的外衣。面对琳琅满目的节假日理财产品,以及千差万别的收益率,投资者更需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理财产品假日争相上市

  节假日向来是各商家练兵场,而这一战火已经蔓延至理财市场,尤其是银行理财产品,都争相披上节日外衣。从元旦、春节到五一节、母亲节,无一不沦为各大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工具。

  日前,记者在深圳某银行网点了解到,该行正发售一款母亲节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3天,预期收益率上限为3.4%,10万元起售,1万元递增,募集期限为1天。而打着五一小长假概念的理财产品更是数不胜数,几乎每家银行都有类似产品销售,部分银行甚至同时推出10余种产品。但是从投资期限上来看,五一节概念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长短不一,其中期限短的只有3日,而期限长的则多达160日。

  事实上,不仅仅是春节、母亲节等喜庆的节日被银行理财产品瞄上,甚至连清明节等令人忧伤的节日,银行也不放过。今年清明节,多家银行都发售了清明节概念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多为3日至5日。

  收益率相差2倍

  记者仔细比较了各家银行发售的假日理财产品,发现不同银行发行的假日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差比较大。以今年清明节各大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一家银行发行的清明节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4天,预期收益率为2%,而另外一家银行发行的清明节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5天,预期收益率则达到6%,两者收益率相差达到2倍之多。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而言,收益率相差2倍,应该算比较大的,但是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短期收益率的因素非常多,其中,银行的头寸多寡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年末、季度末这种关键时点,某些银行由于头寸不足就会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来吸引资金,缓解压力。

  对此,一位银行理财经理表示,与银行平日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相比,节假日概念理财产品其实并无太大区别,多属于结构化产品,投资风险较小,投资标的主要锁定为债券、票据等。在收益上,假日理财产品也并无明显优势。因此,对于短期理财产品而言,投资者没有必要为了噱头而买,关键还是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根据资金周转情况,挑选收益率较高的产品。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市 场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人 物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综 合
   第C003版:数 据
   第C004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