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避开三大误区 攻守兼备巧买保本基金

2011-05-0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唐元春

  近期,伴随着震荡行情的延续,在基民避险情绪助推下,一度停滞的保本基金产品迎来史上最大扩容潮,今年获批和已发行的保本基金已经达到12只,远远超过过去8年保本基金的发行总量。保本基金到底有何独特魅力?怎样来挑选保本基金呢?

  保本基金发行步入快车道

  笔者初步统计,截至5月6日,今年获批和已发行的保本基金已经达到12只,远远超过过去8年保本基金的发行总量。

  在宏观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保本基金销售热情何以持续升温?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在于经济复苏下的市场震荡加剧,催生投资者谨慎心态,“保本”有了市场。作为重要的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保本基金有其独特的收益和风险优势。对于认购新基金的投资者,该类型基金有可靠的保障,不但风险降到最低,且能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对于保守的投资者颇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去年保本基金条例的修改使得这一类型基金的重要性再度得到认可,各基金公司纷纷积极响应。在新基金发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过度的同质化竞争,基金公司都寻求发行结合市场热点的新产品。

  据Wind资讯最新数据显示,自2003年国内首只保本基金成立至2009年七年间,已有6只保本型基金结束了首个保本周期的运作。其中,保本期为3年的5只基金在保本期内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6%,远超三年期定存利率,大幅跑赢物价指数(CPI)。以2010年为例,上证综指全年下跌14.30%,保本基金不仅实现本金保证,还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收益,平均业绩为5.53%,再次跑赢了3.30%的全年CPI水平。

  投资者须走出三大误区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A股市场估值较低,债券市场机会大于风险,是保本基金较为合适的介入时机。对于不希望本金受到损失、又不愿意存入银行而错失市场上涨的稳健投资者而言,保本基金确实是个不错的资产配置工具。

  不过,笔者需要指出的是,保本基金的保本功能其实是有前提的,而其保本的范围也有门道,投资者选择时还需擦亮双眼,规避投资误区方能稳获收益。笔者仔细研读了保本基金特点,有三大投资误区需谨防:首先,保本基金并非无条件保证本金安全。根据公开信息,保本基金保本周期大多为2至3年,同时,保本基金对本金的承诺保本比例可能有高有低,如保证本金的90%,也可以等于本金或高于本金。其次,在保本的范围上,目前市场上的保本基金其实并不一致,有些是对认购净金额实行保本,有些则除了认购净金额外还对认购费用实行保本,而且需要持有到期才能获得保本承诺。其三,保本也不等于零风险。保本基金的投资通常分为保本资产和收益资产两部分。回报潜力主要由其风险资产的参与比率和运作情况所决定,通常保本资产部分越大,积极投资部分比重越小,额外收益的空间也越小,有可能会跑输CPI涨幅。 (作者单位:工商银行湖南省邵阳市红旗路支行)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市 场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人 物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综 合
   第C003版:数 据
   第C004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