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人民币升值节奏应该放缓

2011-05-1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马 涛

  以汇率工具抗通胀的货币政策取向,是人民币汇率飞速挺进“后6.50时代”的重要推手。我国输入型通胀主要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如原油、铁矿石、农产品等价格上涨向国内传导所致,要想抵消这些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需要几乎与涨价幅度相当的汇率升值,而这是很难做到的。人民币升值正使我国外汇储备处于大幅缩水的危局。同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形成重压。真正考验我们的是,如何合理把握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方式,尤其要避免调控过头。

  

  为期两天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正式举行,本次对话的主题为“建设全面互利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其中,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会议的焦点。令人关注的是,对话开始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即报6.4988,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升值抑通胀没想象中美妙

  人民币汇率在五一前夕一举击破6.50整数大关,正式进入“后6.50时代”。4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接连突破6个整数关口,1月~4月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1.90%,其中仅4月单月就升值0.88%,升值加速态势为汇改以来罕见。以汇率工具抗通胀的货币政策取向,是人民币汇率飞速挺进“后6.50时代”的重要推手。我国此次通货膨胀主要是输入型的,从理论上讲,人民币升值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抑制。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抑制输入型通胀真有那么好吗?这很值得商榷。

  我国输入型通胀主要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如原油、铁矿石、农产品等价格上涨向国内传导所致,要想抵消这些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需要几乎与涨价幅度相当的汇率升值,而这是很难做到的。举例来说,如果进口原油价格从50美元/桶上涨到100美元/桶,按照1美元=8人民币计算,起初1桶原油是400人民币,涨价后是800人民币,如果还想按照涨价前400人民币的价格购买,那么汇率需要升值到1美元=4人民币,即升值50%。但这样的话,通胀压力是没了,可经济也垮掉了。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3万亿美元,相当于去年GDP总量的一半,其中近三分之二投资于美元资产,人民币升值正使我国外汇储备处于大幅缩水的危局。同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形成重压,去年我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为1.47%,低于工业企业平均利润水平,今年1至2月,企业出口利润率进一步下降到1.44%,不少企业生存堪虞。可见,不能把抑制通货膨胀的希望过多寄托在汇率升值上,否则得不偿失。

  人民币升值对他人才是利好

  人民币升值面临很大的外部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来自美国。美国一直希望能够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大幅减少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但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证明这完全是一个伪命题。日元在20世纪80年代后大幅升值,但日本对美国总体上仍然是持续贸易顺差。自2005年7月汇改至201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5%,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4.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2.6%,如此大的升值幅度也没能改变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局面。在事实面前,美国依然狡辩,说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够,恐怕是山姆大叔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人民币升值对美国是一个巨大利好。我国外汇储备缩水意味着美国对我国债务下降,我国出口减少意味着奥巴马的出口倍增计划实施更加便利。与美国历届白人总统的支持者都是美国富人阶层不同,奥巴马参与总统选举的筹资活动更多是面向普通民众,为获得支持率,奥巴马更加愿意打着“拯救失业率”的旗号敦促人民币升值。美国财长盖特纳今年2月16日在参议院讲话时说,如果中国通胀率远高于美国的现象持续下去,那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升值幅度一年约为10%,可能还会略高。如果这种涨势延续,竞争性平衡会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生重大转变。因此,不管是奥巴马还是盖特纳,都希望中国能够让人民币无休止地升值下去。

  不单单美国政府希望如此,国际上等待“做空中国”的炒家们,也希望如此。尽管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增强了,但由于我国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我们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而国际炒家们也正是看到了我国这一“软肋”。一旦人民币升值变成国际炒家推高商品价格的借口,那人民币越升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就会越高。这样,试图通过人民币升值去平抑输入性通胀的企图不仅徒劳,反而会成为其“帮凶”。

  应当逐步放缓升值节奏

  进入“后6.50时代”,不管是从美国执行的零利率政策,还是从我国经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将长期存在。真正考验我们的是,如何合理把握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方式,尤其要避免调控过头。当前的人民币升值势头有些过猛,应当逐步放缓升值节奏。渐进式升值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尽管短期看不明显,但长期看会有惊人效果。应适当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同时通过技术操作,使市场汇率呈现更加明显的双向波动态势,改变单边持续升值的局面。这样可以一方面达到人民币升值的目的,另一方面改变市场单边升值的预期,让人民币投机行为摸不准方向。

  长期看,人民币升值应坚持走小步、不停步,并在上下波动中探索和趋向均衡的水平。根据国际收支状况变化,通过逆向操作调整汇率升值节奏,确保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可控,从而让汇率升值的幅度和模式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同时也有利于应对来自外部的压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4版 )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专 刊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专 刊
   第A009版:深 港
   第A010版:基 金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人 物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