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直言不讳TitlePh

要降低手机费用就要有竞争

2011-05-1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罗瑞明

  香港特区政府电讯管理局上周日公布了香港与哥本哈根、伦敦、纽约、上海、新加坡和东京等全球7大城市在电讯服务方面的价格比较研究结果。移动电话月租费只相当于其他城市用户所缴付的10%至48%。数据显示,一个上海居民每月要缴纳408港元,才能享受到一个香港住宅用户交纳60港元获得的移动通信服务。也就是说,香港的手机月费只占上海的14%。

  大陆用户远比香港多得多,到2010年底中国移动用户达3亿,而香港移动用户只有1176万,相差几十倍。按说用户人数多,所花的成本就低,价格就相应的便宜,可恰恰相反,不仅不便宜,反而高出好几倍。

  价格相差如此之大原因何在?主要在于垄断所致,目前移动通讯业经营处于半垄断状态,主要是电信、联通(网通在其中)、移动3家,中国移动成了孤行寡市“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不论定价多高,你都难逃经营商的手心。据报道:中国移动2010年每天的净利润为3.277亿元,可丝毫没有让利之举。其他不说,多年来公众反应强烈的漫游费,其成本等于零,有关专家曾说过,手机漫游的全过程,不过是由网络传送几个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比普通电子邮件还简单的信息。就是这样一个零成本的漫游,却每分钟收取高达0.6元,而且多年不变,其他收费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移动收费问题,多年来公众反应强烈,一些地方运营商为此也进行过变通,表面上看接听电话免费或者说实行了单向收费,可是其并非真正的实行,而是一种假象,大都推行的是捆绑在一起的套餐,有的核定话费最低消费高至几百元,不论打不打手机都得如数按这价格交费;有的是为了推销新产品,作为一种广告宣传;而用户所付出的费用并没有多少降低,有的反而更高。

  大陆手机费用比香港高几倍,不论从那个角度来说都难解释得通,只能说是运营部门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自身的垄断优势让用户多掏钱。因而,要使话费降下来,服务提上去,唯有采取竞争,打破少数运营商霸主的地位。比如:香港有17家电信运营商,而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则拥有30~60家电信运营商,竞争如此激烈话费还能虚高得起来吗?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4版 )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专 刊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专 刊
   第A009版:深 港
   第A010版:基 金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人 物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