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前4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已超去年全年

2011-05-2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赵缜言

  证券时报记者 赵缜言

  在昨天举行的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中,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表示,今年前4个月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达53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达到同期贸易量的5%。他同时认为,人民币的跨境业务和整个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必须比较适应,不能太超前。

  李波表示,去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为5000亿元人民币,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比例的2%左右。今年发展速度较快,前4个月已达5300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最初该项业务的试点是在广东4个城市和上海,到2010年6月扩大到20个省市,试点企业也从365家,扩大到6700多家。虽然占全国贸易量的比例还不算特别高,但整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情况发展较快。

  李波透露,今年争取把试点扩大到全国,还剩下的11个省大部分都上报了加入试点的申请,预计在未来一两个月所有未试点省区都将提出试点申请。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表示,虽然前4个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已超去年,但仍然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在5000亿的规模中,七八成是境外贸易,而在跨境结算的出口贸易中,因为人民币用得比较少,出现了货币替代的现象。此外,由于七、八成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都要通过香港,香港就沉积了大量人民币的存款。而当地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的金融产品非常匮乏,比如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在中央政府支持的条件下,依然只有人民币存款不到25%的规模。这就导致了香港人民币持有收益非常低。很多香港机构甚至一些学者和政府官员都认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回流。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点。

  李波表示,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开放,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的业务也不能走得太前,人民币的跨境业务要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适应,不能太超前。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国不可能现在就允许人民币在中国和其他国之间完全自由流动。

  李波认为,逐步放开现行的资本管制方向是明确的。在这个方向下,国内流动性比较多,外汇也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应该允许一部分的外汇流出去,让企业和居民能够拿这些外汇去境外去投资,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多的压力。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综 合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产 经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