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徐林:未来十年我国上市公司或达6000家

2011-05-2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昨日在中国保险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保险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方面应该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应进一步强化保险资金在民生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他表示,应充分发挥保险在信用增级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信用保险,减少企业在贸易往来中的信用风险,帮助企业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债券保险,支持直接融资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徐林表示,“十一五”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随着债券市场的扩大,在担保资源日益有限的背景下,未来无担保债券的发行规模将日益扩大。债券市场日益面临增信方式的制约。

  “从国际经验看,为无担保债券提供信用保险是较为常见的增信方式。”徐林说,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保险公司推出债券保险也已具备可行性:一方面,债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定价、风险识别能力初步具备;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风险管控能力日益增强。

  徐林同时表示,在无担保债券发行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目前相关法规对保险资金购买无担保债券还有较大限制。如果保险监管部门能适度放宽限制,将有利于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效率。

  徐林还表示,应进一步强化保险资金在民生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保险资金还可在新兴战略性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发挥更大支持作用,这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保险资金的收益。

  “未来十年,将是私募股权投资(PE)的黄金期。按照中国的经济规模,参考美国的经验,未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可能将达到6000家到10000家的规模。”徐林说,在这个进程中,保险资金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应进一步拓宽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允许保险资金通过多种形式投资有前景的重大项目和企业。(徐涛)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综 合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产 经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