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并购岂能“包治百病”转变研发体制时不我待

2011-05-2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吴中珞

  证券时报记者 吴中珞

  对于近期国家在种业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机遇,李绍明有其独特的理解。在他看来,近期国家的种业政策带给大北农最大的机遇在研发上,“研发体制的根本转变带来的机遇远远大于并购”。

  李绍明表示,此次国家政策要求科研单位和自办种子企业脱钩,种业研发主体从原来的种业科研单位转变到现在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这是种子行业“政企脱钩”之后的“科企脱钩”,为企业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目前,大北农正着力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在种业并购方面,公司目前还在制定具体的战略和目标,“总体策略是谨慎推进”。据悉,2010年大北农在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的晋级项次为全国第一,玉米品种晋级项次排名第三。

  对于国家相关鼓励种业并购的政策,李绍明认为不能简单地和机遇划等号。因为国内种子产业产业化经营的时间还很短,大多数公司经营的规范化程度和公司管理的透明度还不够,这将是兼并整合的重大障碍;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之前也有不少兼并整合的案例,但成功的少失败的多。而且,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兼并整合,“金色农华不太愿意去做过度的兼并整合,还是要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

  对于研发,李绍明强调,大北农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优势。他认为,中国所有种业公司的最终竞争对手都是跨国公司,比国内公司强不叫优势,只有比跨国公司强才叫真正的优势,但要做到这点还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创新。

  此外,由于中国种植业保险的缺位,农民遭遇种植灾害会向往上游种子公司转嫁风险。这种责任泛化的现状导致中国的种子公司很难做大做强,因为越大的公司承担的泛化的社会责任就越多。

  李绍明建议,国家应该尽快扩大种植业保险,一是尽量把普惠性的补贴和支持转化成保费,全面取消农民需要交付的保费,大幅度提高保险额和赔付额;二是按区域,至少是以乡县为单元进行种植保险,这样理赔成本才会大幅降低,不要按户保险,这种方式保险公司不愿意去做,因为理赔勘验的费用可能比获得的保费还要多;三是将种植保险实施面从试点向全国铺开。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综 合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产 经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