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基金投研人员流行问策行业专家

相比传统卖方行业报告,咨询行业专家更能帮助基金投研人员吃透行业

2011-05-2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湉湉
资料图

  证券时报记者 李湉湉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投研部门正在流行“电话采访”,就近期新股发行的相关行业或市场热点等,通过咨询公司预约行业专家进行一对一的电话咨询,再以纪要的形式记录咨询内容,用电子邮件转发给全体投研人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咨询的专家大多是行业龙头企业的高管,对行业有相当了解,相比于‘学院派’的卖方行业报告,来自实体经济的行业专家的观点更受青睐。”有基金经理如此评价。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尽管收费不菲,这一新兴的咨询模式还是颇受投研人士欢迎。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员介绍说,相比于传统的卖方行业报告,一些咨询公司推出的行业专家咨询更能帮助他们吃透行业。比如,根据近期发行的新股和市场热点,咨询公司一般每周会发来一封邮件,精选出七八个“拟咨询对象”,给出“拟咨询对象”的从业背景介绍。“卖方的行业研究员能有三五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就不错了,但不少‘拟咨询对象’在行业里干了十几年,拥有很多一手信息,得到的肯定比从卖方报告要深入很多。”基金公司投研人员根据邮件选定自己想咨询的行业专家,再预约好时间电话咨询。

  除了这种具有时效性的咨询外,投研人员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或正在研究的行业问题请咨询公司预约相关行业专家,“咨询公司专家库涉及的行业比较全。”前述人士还表示。

  对行业专家咨询的走俏,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认为,重视向“实体派”咨询而非只看“学院派”研究报告,这也和一些基金公司提倡成为行业专家、深挖行业的导向有关。

  另有业内人士称,咨询公司一般只能请动行业层面的专家,如果想进行政策面的咨询,把行业上升到政府有关层面,比如央行、统计局等部委官员,则要请有国有背景的券商出马当“掮客”。

  还有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早在去年底,经一大型国有券商牵线搭桥,一位被邀前来咨询的有关行业专家就准确预测了今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水利,为该基金公司把握政策走向、提前布局,赢得了先机。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公 司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特别报道:中国明星基金公司巡礼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