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克观银行TitlePh

不良贷款拐点已现

2011-05-2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罗克关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银监会最近一期公布的季度不良贷款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全行业不良贷款额为4333亿元,比去年四季度末的4336亿元环比微降。

  从数据上看,全行业不良贷款的走势延续了“双降”趋势。但读者如果有心,联系央行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末尾的脚注则可以发现,3月全行业曾经核销历史政策性挂账924亿元之多。也就是说,如果3月这些历史挂账没有核销,那么一季度末全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将不是4333亿元,而是5257亿元,环比去年四季度末将增加921亿元。

  这921亿元的新增不良贷款出自哪里?其背景情况如何?这些信息,无论是央行还是银监会的统计数据均未披露,各家上市银行公布的一季报中也找不到相应的蛛丝马迹。但无论是历史挂账,还是新近产生的坏账,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今年一季度以来,中国银行业历时6年之久的不良贷款持续“双降”曲线已触底反弹。

  实际上,如果读者翻阅2005年以来央行逐季披露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也可以看到最近5~6年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虽然整体不断下行,但反复依旧。2005年初,由于几大国有行启动不良资产剥离和整体改制,全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从当年一季度末的1.82万亿元,骤降至二季度末的1.27万亿元。但剥离完成之后,当年下半年不良贷款余额仍然持续攀升,三季度末回升到1.28万亿元,四季度末更是增加至1.31万亿元。

  此后数年时间,全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一直在1.2万亿元~1.3万亿元区间徘徊,互有升降。到了2008年三季度,由于农行启动上市前不良资产剥离,一举剥离约8000亿元不良资产,才使得当年全行业不良资产余额从三季度末的1.26万亿元,骤降至四季度末的5602亿元。此后,银监会统计的全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一路下行,一直到2010年四季度的4336亿元。

  过去5~6年间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能够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行改制和新的经济周期。得益于这二大因素,银行业不断用新增利润填补以前挖下的窟窿,这不但填满了旧账,还维持相当比例的利润增速。但是这一进程在2009年开始被打破,为了应对次贷危机,中国商业银行在2009年~2010年维持了极高的资产扩张速度,其中隐含的新问题,也在2010年之后逐步发酵。

  目前由于二季度数据尚未公布,今年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的这一异常现象会否成为趋势尚待进一步观察。单季度921亿元的不良贷款增幅,放在6年前全行业总资产仅有37万亿元的情况下,可能会成为影响经济全局的大问题;但在现在,银行业总资产已超过100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也从曾经的10%以上降至1%,只要2010年以来新增的资产质量不出大的问题,消化2009年~2010年间可能存在的一些隐患,银行面临的压力显然要比6年前小得多。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公 司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特别报道:中国明星基金公司巡礼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