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名 家TitlePh

消费性投资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

为提供消费品而进行的投资就是消费性投资,其首先要消耗相关投资品,但最终内涵和目标是消费

2011-05-2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慧勇
官兵/图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靠内需,最终伴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将过渡到像发达国家一样的消费社会越来越成为共识。但现阶段应主要靠消费还是靠投资,以及投资和消费是何关系的问题上一直存在诸多争论。一种观点是中国还没有到消费主导的阶段,经济增长动力应和过去一样,还是靠重工业化投资;另一种观点是投资率已经过高,再靠投资拉动已经行不通,必需改而靠消费。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对目前中国要素禀赋和需求空间分析,我们认为中国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最优的方案不是把投资和消费对立起来,而是通过投资带动消费,最终使得中国经济从投资主导过渡到消费主导。在这种情况下,消费性投资将成为未来中国长短兼顾的增长动力。

  消费性投资,简单来讲就是为了形成消费品或者提供消费条件而进行的投资。首先是投资,这将消耗相关的投资品,但是最终内涵和目标是消费,消费性投资最终将有助于提高消费。现实中基础设施投资、保障性住房投资以及服务业投资如建学校、建医院、建电影院等就属于消费性投资的范畴。

  消费性投资

  兼具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

  消费性投资之所以能够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基于下述原因:

  首先,从中国人口国情看,高投资还将持续。根据联合国资料,中国的人口红利在2015年结束,因此,至少在十二五时期,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格局还将持续。

  其次,继续进行大规模工业性投资的空间已经不大。一方面,经过前一轮工业化时期,大量投资已经导致国内出现严重产能过剩,以投资带动投资的老路很难再走下去;另一方面,因出口急剧扩张,我国在2009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再继续大幅增长的可能降低。在出口扩张受限和追求更加平衡的贸易战略背景下,再通过贸易顺差输出资本的可能性也降低。

  因此,消费性投资应运而生,其优势在于:第一,可以代替出口,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第二,可以提高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消费,扩大内需。我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实现内需主导,但是消费条件的不足会阻碍消费提升。以目前广为关注的交通拥堵为例,正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不足所致,才迫使北京、上海等地出台了汽车限购政策,进而限制了汽车和相关产品的消费。如果能够加大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投资,引入更加智能的交通指挥系统,将能为汽车消费创造更好环境,从而带动消费增加。第三,优化产业结构。消费性投资更多集中在第三产业,加大消费性投资可改变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比偏低的局面,从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这点可以从发达国家消费结构、投资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相互促进相互优化的经验中得到印证。以美国为例,1942年的美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居住、医疗、娱乐、金融服务等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相应领域的投资占比也呈现上升趋势,产业的结构随之改善。

  消费性投资的重点领域

  消费性投资的重点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消费升级的方向。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和衣着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服务性消费如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以及居住等,占比不断提升。二是相关领域的供给状况。只有供给不足的领域才需要加大投资,结合两个方面的情况看,我们认为未来消费性投资的主要领域是:保障性住房;服务业投资,如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生活性基础设施。

  首先,居住与保障性住房。房价上涨、买房支出过大是抑制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房地产价格一路高涨的原因诸多,供给低于需求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2005年房地产价格加速上涨以来,除了2008年,每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均大于竣工面积。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房地产价格明显回落将是奢求,因此在控制投机性需求的同时,加大对房地产的投入,尤其是加大面向中低端群体的保障性住房投入,无论对于调控房地产价格还是保障民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医疗保健。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4.3%,不仅远低于美国15.7%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8.4%的水平。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低下,导致国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为尽快缓解医疗保健投入不足的局面,除了财政要加大投入之外,更应该通过市场准入体制改革,吸引外资、民间资金投入。

  第三,教育。目前教育设施总量和结构矛盾突出。既有大量的教育资源闲置案例,也有明显的投入不足的情况,主要是农村及落后地区教育投入不足、技能类教育投入不足、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等。以学前教育为例,根据教育部有关资料,目前入园幼儿数量为3000万,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全年的算起来的话是50%多,从目前有关人口数量测算结果看,未来10年内,全国入园人口数量会在5000万左右,幼儿园数量急需增加,急需新的投入。

  第四,信息与通信。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9年中国人均信息与通信技术支出(包括信息与通信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服务、通信服务和有线及无线通信设备)仅为216美元,相当于排名第一的瑞士的5%不到,相当于巴西的60%。中国在相关领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国家政策

  正在向消费性投资倾斜

  虽然目前国内居民对消费性投资概念比较陌生,但实际上我们已经进行了成功尝试,国家政策也正在向消费性投资倾斜。前期大家熟知的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复苏而进行的4万亿大规模投资中,就有消费性投资的成功尝试:10%投向保障性住房,9%用于农村水电路气房,38%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4%用于卫生文教等等。有目共睹的是,4万亿投资对于带动投资和消费效果明显。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这些新的论述表明国家已经开始放弃过去那种把投资和消费绝对对立的观点,开始探索建立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机制,表明国家的投资重点开始正式向消费性投资转移。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也看到上文提及的保障性住房、服务业和生活用基础设施投资也已经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这样看来,消费性投资不但是中长期也将是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推动力。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执行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热 线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悦 读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数 据
   第A013版:数 据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行 情
   第A017版:行 情
   第A018版:信息披露
   第A019版:信息披露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