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
信息快车 2011-05-3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一拖五频现 基金专户挂羊头卖狗肉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一边是基金专户业务急速扩容,另一边是投资经理存在巨大缺口,因此目前不少基金公司专户投资经理只得一拖多。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中,不少投资经理管理三四只产品,甚至有投资经理管理超过5只产品,而这基本成为行业内普遍现象。深圳一位专户投资经理就曾表示,在该公司专户运作初期,前面发行了五六期产品都是由他管理。 实际上,不仅是基金专户产品,券商集合理财、阳光私募也同样存在这一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有50%左右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均为投资经理“一拖多”,阳光私募这一情况更是普遍,往往十多期产品都是由一个人管理。相比之下,公募基金经理最多同时管理3只基金。 人才缺失是基金专户投资经理一拖多的主要原因。据悉,目前至少有10家基金公司旗下一对多专户产品超过10只,一对多专户产品超过20只也不在少数,而专户管理团队包括销售人员也不过10余人,一拖多实为无奈之举。 而且,不少一对多专户产品为了发行,让明星投资经理挂名管理,也是一拖多情况普遍的原因之一。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基金专户发展初期,往往是1至2位投资经理管理旗下所有产品,而这些人投资获得较好收益后,名气大增。基金公司大规模扩张专户产品导致人手不足,因此新手匆匆上马。与新基金发行时一样,明星基金经理吸金能力超强,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基金公司倾向于在发行期冠上明星基金经理名号,而在公司内部挑选优秀的研究员担任实际管理者。
专户投资经理一拖多会导致的专户产品投资风格、操作思路同质化,同一公司同类型产品业绩同涨同跌的现象。而且最直接后果是,投资经理精力难以集中,影响业绩表现。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专户投资经理曾表示,虽然基金一对多的规模较小,但投资经理管理的总金额不宜超过50亿,毕竟个人精力有限。
准三方销售机构 有望回归主业 证券时报记者 木子 有准三方销售机构苦等牌照数年,眼看拿牌将近,为了“不在革命胜利前夜倒下”,迫于囊中羞涩,发了数只阳光私募以求生存,没想到这一无心插柳之举竟然“大赚了一笔”。好买最新数据显示,在有完整数据的415只阳光私募中,该机构旗下一只阳光私募产品取得了最近一年和今年以来绝对收益均排名第八的好成绩。有业内资深人士称,这一颇为戏剧化的状况或将有所改变,最快在未来几个月内,随着《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的最终定稿以及第三方销售牌照的申请和发放,准三方销售机构就可以“回归主业”。 好买数据显示,该产品成立于2009年6月,截至今年4月29日,净值已经达到了1.7260元,近一年的绝对收益为35.09%,今年以来的绝对收益为9.07%,在有完整数据的415只阳光私募中,这两项成绩都排名第八。另有朝阳永续数据显示,这家机构旗下的4只阳光私募在2010年均表现出色,全部进入了收益排名的前15%。 根据公开信息,该机构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投资顾问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成为独立的基金销售机构。经过五年的摸索和实践,在基金服务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三方销售肯定是要搞的,但有理想不能不吃饭,先要生存要吃饭,才能熬到发牌的那一天,坚持了这么多年,不能在革命胜利前夜倒下吧。”知情人士透露,这家公司目前已经有5只阳光私募产品,成立时间在2008年到2010年之间,“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这些产品的‘梯次’支援,坚守拿牌只是一句空谈。” 上海一家准三方销售机构人士认为,准三方销售机构发私募产品,这一看似“不务正业”的背后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不仅等待牌照期间需要解决“吃饭问题”,即便拿到牌照,也需要足够的资金实力“砸”出自己的销售网络。他测算过,和国有大行动辄上千亿的基金存量规模相比,尽管几亿元的存量规模就能让第三方销售机构达到盈亏平衡,但要从有先发、渠道、品牌等诸多优势的银行垄断蛋糕上分得一小块,实属不易,前期的大量投入必不可少。 正因为如此,事实上,拟申请三方销售牌照的机构们各有“主营业务”,除了发私募产品外,研究咨询、私募销售领域都有机构涉足。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