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5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所有打擦边球的事都不能做

2011-05-3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马庆泉18年证券生涯的经验教训是,“所有打擦边球的事都不能做”。从管理老基金开始,他特别注重法律法规。

  在马庆泉看来,金融企业一定要建立严格的自我约束机制,将公司的约束机制变成铁律,这是金融企业真正的生命力。“要绝对讲诚信,有了大家的认同,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发展起来,靠混水摸鱼,赚一把就走,不可能在这个领域长期生存下去,更谈不上发展。”

  对于目前尚未纳入监管体系的私募基金,马庆泉表示:“外部没人管,自己一定要管好,一定要把公司自我的道德约束提到首位,在道德约束、自我约束上甚至要比公募更严。”

  对于退休后的去向,马庆泉表示正在考虑中,也许会跟朋友一起组建公司。“如果组建公司,我会要求员工在二级市场的投资必须由公司统一运作,个人不能买卖股票。一定要一开始把制度设计好,如果没有严格的自我约束机制,就不要走这条路。”马庆泉表示,也许会考虑成立一家全员持股的公司,让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一致,“我曾到加拿大、美国访问,许多知名机构都是全员持股,它们的生命力就在于全员持股。”当然,缘起性空,一切看机缘,他也很有可能什么也不做了,若是如此,上面的话就是他对朋友们的谏言。

  在马庆泉看来,制度与文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光有软约束不行,一定要有硬约束,要有条条框框。在买卖股票的限制、内幕交易的限制方面,私募和PE机构,也必须要有自己的、自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信息披露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广 告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产 经
   第A011版:市 场
   第A012版:数 据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人 物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T001版:T叠头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02版:中国创投宝典:成长
   第T003版:中国创投宝典:对话
   第T004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05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06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07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08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09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10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11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12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13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14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15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16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17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18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19版:中国创投宝典
   第T020版:中国创投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