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经济时评TitlePh

通胀又添新变量非组合拳难有效治理

2011-06-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边绪宝

  尽管许多机构认为,今年的物价走势是“前高后低”;但是,鉴于目前不断增加的物价上涨新变量,全年的通胀形势可能是“前高后不低”。通胀有可能在全年都维持在5%的较高水平。因此,防范和治理全面的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新变量加大下半年通胀

  进入5月份以来,不仅食用农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非食品价格小幅上扬;而且,经济运行意外遭遇电荒,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南方旱情加重等新情况,通胀再添新变量。我国的通胀形势将比预料的更为复杂和严峻。

  最近几个月来,浙江、江西、湖南、重庆等南方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淡季缺电现象。6月份开始我国将进入用电高峰,国家电网公司预计今年将是近几年电力供需形势最为紧张的一年,电力缺口总量超过3000万千瓦时,电力短缺程度超过历史上最严重的2004年。为了增加电力供给,发改委决定自6月1日起对山西等15省市非民用电价格每度上调2分钱。电荒和电价上调的传导效应将拉动未来非食品价格上涨。

  进入5月份,全国各地猪肉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的态势。商务部的数据显示,5月份猪肉批发价格环比上涨约4%。研究发现,我国CPI的变动和猪肉价格的变化具有高度相关性,猪肉价格的变动基本上左右了我国物价的走势。我国通胀比较严重的2007、2008年就是由猪肉价格上涨引起。当前的猪肉价格上涨完全属于成本推动型,不仅有所谓的“猪周期”发挥作用,而且由于近一年来饲料、人工和运输成本普遍上涨,比如,目前主要饲料中的玉米、配合料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56%和9.68%。猪肉价格的上涨将会带动其它肉类价格的上涨,并对CPI直接构成上涨压力。

  有着我国粮仓之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干旱也将成为推动CPI继续上行的重要力量。干旱带来的夏粮减产、秋粮遭遇无水插秧等情况使得粮食产量减少几成定局。据国家防总最新统计,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近9900万亩。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干旱主要集中在夏粮集中种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以湖南、湖北、江西这三个主产水稻的省份最为严重。南方旱灾对我国粮食生产将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尽管当前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趋稳,但是从影响我国CPI的各种新添变量来看,今年下半年物价很难出现全面下降,全年走势很可能是“前高后不低”。

  反通胀需发挥政策合力

  由于通货膨胀始终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当前的CPI上涨也主要是前期货币超发的被动反应,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管理通胀预期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通胀。而且,目前的通胀更主要是受食用农产品和石油价格持续攀升的影响,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很难收到预期的调控效果。因此,笔者认为,控通胀不能仅靠紧缩货币,需要财政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的积极配合,发挥政策合力,多策联动,多管齐下。尤其是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引导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一,适度压缩政府投资规模。今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从公开的报道来看,各地都准备了一大批建设项目,只等国家发改委的审批通过后,一场新的GDP竞赛又将开启。过去的两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新增财政性政府投资4万亿元,并由此导致新增银行信贷规模数倍的扩张,两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约17万亿元;这也就是说,政府和国有企业每新增1元的投资,银行就相应地新增4-5元的信贷;通过投资的杠杆效应,政府和国有公司的投资活动能够以较少的自有资本从商业银行杠杆出较多的贷款,这也是我国流动性泛滥的源头。因此,为了抑制通胀,今后必须适度压缩政府投资规模,有效减少货币扩张。

  第二,实施结构性减税, 切实降低整体国民的税负水平。管理通胀的有效方法,除了适度紧缩货币、压缩政府投资外,财政政策还应该通过减税和降低税率来切实减轻企业和民众的纳税负担,并倒逼政府部门压缩行政开支,削减“三公”消费,从而增强社会公众的消费实力。比如,取消某些不合理的税种,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可以“立竿见影”地降低企业和民众的生产和消费成本,从而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抗通胀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平衡货币紧缩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第三,清理不合理收费,降低物流成本。CPI不断上涨,其中包含着数目可观的物流成本。我国是全球收费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全球共有14万公里收费公路,其中的10万公里在中国。过路过桥费已经在我国物流行业的运营成本中占到大约30%—40%比重。物流成本又转移到商品的价格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测算,“过路过桥费”在商品价格中的占比大约为4%—10%,这种传导在农副产品上的表现尤甚,比例也会更高,路桥费用也是当前CPI不断高涨的罪魁祸首之一。此外,前期央视多次曝光物流中的不合理收费也是推高物价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控制通胀,必须尽快清理和降低不合理路桥收费,降低商品物流成本。

  第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应对通胀,今后国家的财政支出应加快向提高居民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出方面倾斜。提高居民收入显然应当成为我国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着力点。首先要做到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真正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提出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确保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有更大的比重,确保劳动者报酬的增长与GDP增长、与CPI水平挂钩,确保广大民众能够持续地、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其次是完善和提高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在保证贫困人口最基本收入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其收入水平。再次,要充实和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8.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3%。财政收入经过连年增长之后,国家完全有财力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通过充实社会保障资金支出可以将当期投资和消费转变为未来的支出,将资金暂时沉淀下来,有效减轻流动性对当前物价的冲击。

  (作者系齐鲁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产 经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