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大旱重创淡水养殖业 海鲜价格跟涨

2011-06-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魏曙光

  证券时报记者 魏曙光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旱正在重创水产养殖行业,很多渔民养殖的鱼类、蟹类已经绝收,加上沿海各地伏季休渔陆续开始,国内各大水产市场上,鱼虾等水产海鲜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通常,5月份就是淡水鱼供应的淡季,这时候很多淡水鱼都处于投苗期或产卵期,养殖户要么无鱼可卖,要么舍不得卖,导致市场上供应量有限。今年的情况更糟糕,因为湖北等淡水鱼主产区已经持续干旱了数月。

  记者近期连日去北京农贸市场调查,虽然目前老百姓对淡水鱼的需求量和春节相比少了很多,但是由于持续干旱导致淡水鱼上市量严重不足,最近几个月,白鲢、花鲢、草鱼、鲫鱼等常规淡水鱼价格已经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鲫鱼的涨幅最大,平均有将近1.5元,涨幅超过30%。

  而据商务部近日的最新统计显示,受干旱以及南海伏季休渔影响,水产品上市量减少,8种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上涨1.2%,其中大黄花鱼、小带鱼、小黄花鱼分别上涨1.7%、1.7%和1.4%。

  由于供应量严重短缺,而且买家偏少,一些鱼贩干脆停止营业,转行卖菜。毕竟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省养殖的淡水水产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如果6月份长江沿线降水量仍然没有明显增加的话,淡水产品价格全年都将处于上涨态势。

  不仅仅是淡水产品价格上涨,记者在菜市场中调查还发现,海鲜行情也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海鲜水产品的身价普遍上涨,其中鲳鱼从每斤20元涨到30元。

  “赶紧买吧,价格还要继续涨。”一位卖鱼的摊贩说。见记者疑惑的表情,他开玩笑说:“海洋没有大旱,但是有禁渔期啊,这叫水涨船高。”

  据了解,自6月1日开始,东海海域进入3个半月的禁渔期,一直持续到9月16日。禁渔期海鲜的最大来源是冷冻水产品。根据往年情况来看,海鲜的批发价可能会上涨两成以上。往年都是等冰冻海鲜和人工养殖海鲜陆续投放市场,价格才不会有太大波动。但是,今年由于人工养殖的价格都在上涨,后期价格难下来。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产 经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