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我曜理财TitlePh

短期限高收益产品猫腻多

2011-06-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唐曜华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在股市表现惨淡之下,银行短期限高收益产品受追捧的程度有增无减。近日按照理财经理的提示在早上10点钟拨打招行热线电话购买理财产品的王小姐,好不容易打通电话,却被告知产品已经售完。

  短期限高收益理财产品掀起的热潮再次在月末集中上演,但是其背后所隐藏的猫腻却不易被发觉。

  资金占用期限被拉长

  “14天”、“7天”、“3天”,如今理财产品期限一个比一个短。但许多投资者发现,从购买理财产品到资金最后到账,资金占用的时间通常大于理财产品期限,甚至超过理财产品期限的2倍。

  兴业银行2011年6月第一期“天天万利宝”G款贵宾版产品的期限只有7天,销售起止日为2011年5月24日至2011年5月31日,却横跨了8天。在2011年5月24日认购该款产品的投资者,由于认购成功后资金即被银行冻结直至理财产品起息,那么投资者资金至少被冻结15天,是理财产品期限的1倍多。

  再假如理财产品资金到账日又比理财产品到期日晚几天,那么投资者因购买该款产品造成资金被冻结的时间将更长。结合当前短期限高预期收益率理财产品的畅销情形,为了抢购到兴业银行的上述理财产品,可能不少客户早早就认购了,然后资金就会被银行一直冻结。

  理财资金到账日晚于理财产品到期日在短期限理财产品中比较常见。招商银行“快乐六一”—招银进宝系列之人民币日日盈25号理财计划,资金到账日为理财产品到期后3个工作日内。深发展和农行的数款产品理财资金到账日为理财产品到期后2个工作日内。一旦遇上周末,招行上述产品的投资者可能在产品到期后5天才能拿到理财资金。

  实际收益率微不足道

  不管是4%、5%还是6%,这都只是年化收益率,算下来实际收益率其实低得可怜。比如,5%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当前销售的7天理财产品中算是比较高的,但对应的实际收益率只有0.09589%,认购10万元收益率只有95.89元。

  而如果考虑购买理财产品前前后后占用资金的时间,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实际上大幅低于银行所标注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以兴业银行上述产品为例,假设理财产品资金在产品到期后第二天到账,5月24日认购的投资者实际年化收益率只有1.8%。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产 经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