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蓝筹A股已不贵 小股票仍不便宜

2011-06-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嘉禾

  慢熊磨死人。在2010年跌了一年以后,2011年的大盘股指数基本上延续了去年的下跌,中小板、创业板指数也多多少少把去年的涨幅基本赔了出来。于是,我们不断接到投资者的询问:“现在估值够低了吧?”言下之意,如果估值够便宜了,管它什么趋势、宏观经济、流动性,我们就要买啦。

  当然,估值够不够低,和股市会不会反弹,本身就是两个命题——2007年12月中到2008年1月还反弹过呢。但是这里也存在一个极端情况,就是“如果估值足够低,那么股市即使不反弹,也不会下跌了”。所以,搞清楚现在市场的估值到底够不够低,也是有一定意义的——起码如果我们发现它不够低以后,就不会再以“估值不可能再便宜了”的理由去买入股票。另一方面,这当然也不妨碍我们以“趋势转好”为理由做出同样的动作。

  如果看蓝筹股的PE估值,现在确实是比较便宜了。上证50指数的PE为11.3倍(TTM),沪深300也只有13.5倍。即使对比其他主要市场,这些估值的水平也毫不逊色。标普500、富时100、韩国KOSPI、日经225、台湾加权指数的PE分别为15.3、14.6、13.3、17.76、16倍。即使考虑到这些国家、地区的股市在金融危机后的反弹幅度高于A股的主板指数,A股主要指数的PE还是偏低的。

  但问题是,相比之下,A股主要指数的PB仍然不够便宜——也就是说其相对低廉的PE是建立在过去12个月高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基础上的,尤其是金融股的高ROE。目前上证50和沪深300的PB分别为1.9倍和2.2倍,而标普500、富时100、韩国KOSPI、日经225、台湾加权指数的PB分别为2.3、1.9、1.4、1.3、1.9倍。而且,这些市场的当前PB在其历史上并不是最低廉的,除了美股外,大致处于中等水平。也就是说,这个参照系仍有向下的可能。总结这两个角度,A股主要指数的估值确实已经不贵,但如果说它是地板价,还是牵强的。

  相较之下,小股票的估值就高了不少,中小板综指、创业板指数的PE分别高达39.1、46.4倍(采用2010年年报数据)。如果看PB,则数字分别为4.4、4.2倍,仍然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相较PE的高估值,稍微可以接受一些。但小股票看起来略低一些的PB估值并非一个好的现象。事实上,我们更应该依赖其PE估值的相对位置,以排除其近年来大量超募资金的影响。中小板、创业板除去现金部分的净资产PB估值分别高达8.7、12.1倍。

  看了以上数据,我们应该可以这样总结:就估值而言,目前的A股主板指数已经进入了一个安全但还不是彻底安全的区域,而小股票指数则还远未达到安全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仅凭“估值足够低”这样一个逻辑就去抄底,显然此推理还是不够缜密的。

  (作者单位:信达证券)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产 经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