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周小川:尽快采纳运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2011-06-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贾壮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出席第一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时表示,当前,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为核心的国际金融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其典型内容是二十国集团(G20)所支持和认可的巴塞尔协议Ⅲ。从中国情况来说,有必要、也有条件尽快采纳和运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而且这一点也写入了“十二五”规划。

  周小川说,我国总体上还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运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也有一些比较紧迫的课题,如对经济周期的判断、高储蓄率问题、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选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划分标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需要尽快加以深入研究。

  周小川介绍说,在金融运行和管理方面,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各国政府以及金融界的普遍共识是要建立逆周期的市场运行和调节机制。在宏观方面,除了要用好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具有逆周期调节效果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还引入了逆周期调节的创新手段,如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制度和动态损失准备制度等。

  周小川还说,在微观方面,将主要侧重于加强金融监管改革,改进原有的资本协议、杠杆率、拨备计提等监管政策和工具,提高金融机构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率,建立与经济周期调节相适应的杠杆率要求、前瞻性拨备管理,推进会计制度、评级机构、衍生品交易和清算体系等的改革,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等,其主要思路是,将这些微观层面的监管机制纳入宏观管理框架内,减缓顺周期影响,减少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产 经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