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刘明康:各国或被迫进入加息通道

流动性过剩逆转将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2011-06-0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贾 壮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表示,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负溢出效应凸显,如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继续加大,为应对滞胀局面,各国可能被迫进入加息通道。这极有可能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发生逆转,并再次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刘明康说,当前全球经济已经初显复苏迹象,但金融危机并没有结束。美国经济复苏进展缓慢,且呈现无就业增长态势;欧洲陷入债务危机恶化、失业率高企、通胀抬头等多重压力交织的困境;日本遭受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大灾难,全世界电子、电器和汽车等重要行业部分关键零部件供应链出现断裂;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造成粮食供应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加剧了粮油等价格飙升;西亚北非地区社会动荡,且其溢出效应正在逐步影响海湾地区政局的稳定,对世界能源供应影响巨大,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总之,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溢出效应凸显。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均采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给金融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抬高资产价格,以帮助修复政府、金融机构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压低利率,以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压低汇率,以拉动出口,但量化宽松政策在国际上的负溢出效应十分明显。

  对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刘明康表示,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但持续增长仍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还处于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当前,消费需求走软苗头值得关注;企业效益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经营压力更加显现;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保障市场平稳运行难度加大;节能减排出现反复势头,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更大压力。

  同时,国内银行业也面临多方面挑战。货币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银行负债管理面临重大挑战;房地产市场贷款风险需要高度关注,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部分集中度较高的行业贷款风险和产业结构调整暴露的信贷风险不容忽视。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信息披露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深 港
   第A010版:报 告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