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券商不当操作引发国债灭失业界认为中登公司免责

2011-06-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孙 玉

  证券时报记者 孙玉

  昨日,原闽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北四环中路证券营业部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之间的国债交易纠纷,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据悉,2003年4月,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委托闽发证券购买当时市值为1亿元的国债。按照协议,闽发证券应当保证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托管的国债本金的安全及协议约定的收益。2004年6月1日,闽发证券发生欠库,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对上述债券进行了转移占有,从闽发证券席位非交易过户至中登公司的质押库并处置,导致国债实际灭失。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认为,中登公司作为账户的管理者,明知闽发证券进行回购买卖交易的国债并非闽发证券所有,未履行审查监管义务、未告知债权人且未取得债权人同意即接受该回购买卖交易登记并擅自将该国债划入其席位,严重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对闽发证券不能返还上述国债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那么,究竟中登公司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呢?法院相关人士指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诉闽发证券的案件是典型的新型证券纠纷案件,原告通常将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列为共同被告或第三人。但由于在券商交易时,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不需要对指令是否为投资者的真实意愿进行实质审查,在券商未按时赎回已设质押的国债时,中登公司依照结算规则对国债实施非交易过户也不构成侵权,也并不需要就上述行为导致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相关人士表示,就这类情况,未来我国应该推出相应的司法解释,以明确法律责任。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