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记者观察TitlePh

后八菱科技时代:让询价再飞一会

2011-06-1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马宇飞

  证券时报记者 马宇飞

  自八菱科技因询价机构不足而中止发行后,后来者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特别是在目前市场弱不禁风的背景下。

  比如,备受瞩目的比亚迪回归A股即采取了延长询价时间的措施。

  比亚迪上周披露公告称,A股IPO的初步询价时间定为6月9日至16日,期间横跨6个交易日;而此前一般新股发行的询价时间仅为3天。此举被认为是确保与询价机构充分沟通,避免出现类似八菱科技情况的应对之策。

  深圳某券商投行人士指出,随着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新股供应量急剧膨胀,原本隐含于新股的行政审批性溢价大幅缩小,因此在市场低迷时,机构为了控制风险而不得不“用脚投票”。

  “反过来说,公司方面为了确保IPO顺利,这时就必须与询价机构进行充分沟通,让机构了解公司的主要优势,以便吸引机构积极参与询价,这需要更多的时间。”该人士表示。

  据了解,在海外市场的IPO,询价过程通常都会较长,甚至有的公司在正式启动IPO前,就提前与主要投资者进行沟通,只有投资者表现出相当的兴趣,公司才会打印招股说明书启动IPO。

  记者了解到,八菱科技的询价安排在端午期间,时间上有一些仓促,不过对公司而言,这一次中止发行未必是坏事。因为目前市场交投低迷,如果勉强发行,价格上很可能大打折扣,反而不如一方面加强与机构的沟通,一方面等到市场转暖时再以更合理的价格发行。在香港,因为市场环境变化而反复启动IPO是常态,八菱科技现象的出现,或许表明A股市场正在与海外成熟市场接轨。

  资料显示,去年12月,华能集团下属的华能新能源曾赴香港IPO,当时计划发行约24.86亿股筹资约82亿港元。不过由于市场认购不足,主攻风电的华能新能源终止了上市行动。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曾公开表示,之所以放弃上市主要是估值被严重低估。而到今年5月份,受日本核泄漏事件的影响,风电业备受资本市场追捧,华能新能源趁势重启IPO,计划融资10亿美元。

  按照相关规定,在证监会上市核准批文的有效期6个月内,即到今年10月11日前,八菱科技仍可向证监会备案后重启发行。

  “下一步八菱必然会再次启动发行,有了前车之鉴,相信公司在询价时间的安排上应该会更合理,与机构的沟通也会更充分。”前述深圳投行人士分析称,八菱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热交换器供应商,基本面较好,但首次发行时主承销商报的市盈率高达37倍多,估值水平偏高,再启发行时若能回归合理价格,公司仍值得期待。

   第A001版:头 版(今天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市 场
   第A007版:数 据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综 合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