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打通渠道 解决资金“旱涝不均”

2011-06-1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东海

  编者按:中小民企经营艰难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很多中小企资金来源紧张,不得不寻求民间借贷,导致影子资金市场利率急速飙升。与此同时,国企、央企和垄断性企业的资金供给仍然十分充分,活得很滋润。不同类型企业在资金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旱涝不均现象,原因何在?如何求得解决之道?

  我们为此推出系列评论——求解信贷市场“旱涝不均”,我们期待您参与讨论。

  

  对目前的货币政策,出现了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中国和美国、欧洲地区的PMI开始连续走低,全球经济复苏再次面临探底的风险,中国需要在2011年下半年放松货币政策。而另一种意见认为,随着中国CPI的连续破“5”,下半年的货币紧缩不能放松。

  两种意见观点相反,但是各有依据。除了从经济增速和CPI的角度可以得出政策应该放松和紧缩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光是从货币环境本身,也可以得出放松和紧缩两种的截然对立的政策建议。

  建议放松的人认为,近期一直在紧缩货币,年内5次提高了准备金比率,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调整为21%。同时,年内已经两次加息,五年以上贷款利率达到6.80%。更为市场化的民间利率在温州等地方已经居于高危水平,最高利率已经超过年率100%的水平。利率高、融资难使部分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企陷于困境甚至倒闭。所以,再紧缩货币,无疑会加重民间企业的困境,甚至成为引发一轮民企倒闭的风潮。因此,在最具有活力的经济领域,信贷环境非常“干旱”,货币政策需要放松。

  另一观点认为,中国整体的货币环境,尤其是国企和政府投资领域仍然宽松。2011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396亿元,前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接近3万亿,全年新增贷款仍可能超过7万亿元。一季度市场直接融资金额达5222亿元。新增的这些贷款和融资,则主要进入了大企业、国有企业。截止到4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5.3%。所以说,目前中国的货币环境依然是宽松的,所以对于垄断企业、大企业、国有企业,不存在什么融资难的问题。不少大企业,拥有数十亿、数百亿信贷额度的各大银行的授信支持,就是这种情况的突出写照。

  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反映出,目前信贷环境存在“旱涝同在”的二元现象。因此,单纯看一方面从而得出信贷环境偏松或者是偏紧结论,可能都是片面的。要解决信贷环境偏松和偏紧的问题,不能单看某类企业的情况,而是要解决造成二元信贷这种局面的根源,打通造成两类信贷环境隔离的渠道。

  商业银行偏好垄断企业、大企业和国有企业,原因在于向这类企业贷款风险小,而向中小企业尤其是民企贷款,却因质押资产缺乏而风险较高。要解决矛盾需要的是体制改革,显然不是信贷手段可以解决的。但是商业银行显然可以通过更市场化的手段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矛盾。

  目前商业银行给予企业贷款,往往是在基准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下浮动,由于资金宽松不同,在浮动的限度内,市场化的利率便可以初步形成。如果取消浮动限度,银行就会全面参与市场上各类信贷,统一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便可能逐渐形成。但是,由于目前全面的统一的利率市场化体系尚没有形成,所以在中国形成了两个相隔离的初步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一个是垄断企业和大企业、国有企业享受的较低利率水平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市场化程度浅一些。而另一个市场化利率体系就是民间信贷和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体系。这个信贷体系的市场化程度深一些,但是商业银行参与程度也小一些,联系的渠道则是地下的影子银行。

  在商业银行和民间信贷两个体系不能很快合二为一的情况下,那么不妨打通渠道,让商业银行资金可以大规模地、名正言顺地流入民间信贷渠道。有关部门可以给予各商业银行一个特别的指导,可以给予其进入中小民间企业和民间信贷体系一个便利,比如可以规定商业银行可以将其一半左右的信贷额度投向这一体系。有关部门可以在监管和考核上,制订相应的措施,以促成这一变化。如果有政策的允许和相当高的、更为市场化的利率溢价,那么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和民企的放贷就不会成为问题,那么就可以消解目前的中小企业和民企融资的“干旱”状态。

  近日有关部门出台的《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头。比如允许商业银行发行专向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允许其将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视同零售贷款处理、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等,这相当于开了个为中小企业单独开放信贷额度以及单独监管考核的头。未来不妨再做得深入一些,把额度开放做得更大一些。如此,目前这种中小企业贷款难和二元信贷环境问题就有望解决。至于目前到底是放松货币还是紧缩货币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不过,打通二元信贷环境仍属权宜之计,真正的解决办法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真正市场化的利率和信贷的市场体系。

  (作者单位:东航国际金融公司)

   第A001版:头 版(今天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市 场
   第A007版:数 据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综 合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