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别用黑名单来吓阻舆论监督

2011-06-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闻一言

  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表示,正在打造一个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建立黑名单,以此打击他们有意误导人民,传播错误信息的势头。毛群安称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给国家的食品工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说媒体向公众揭露了一起又一起食品安全事件,让公众对食品安全提高了警惕,看清了不法厂商置公众身体健康不顾,只顾谋取私利的倒行逆施,也让食品监管存在的缺失和漏洞暴露无遗的话,那么,对于媒体的舆论监督,食品监管部门理应举双手欢迎,并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来保证媒体的监督,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地要建立“黑名单”来吓阻媒体记者揭露事实真相的行使本职工作呢?

  食品安全事件不断被揭露出来,媒体记者功不可没,他们尽到了一个记者对于公众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的责任,也受到了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要没有他们出色的工作和努力,许多食品安全问题就不会被揭露出来,公众也就无法知道事实的真相,更无法知道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缺失,公众恐怕至今还蒙在鼓里呢。但对于食品监管部门来说,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被揭露,自然让监管者脸上挂不住,被公众究追猛打的压力与被动,让他们吃足了苦头,媒体记者必然会招他们烦,自然是坏事。

  要封这些“惹事生非”的媒体记者的嘴,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戴上“传播错误信息,有意误导人民,影响稳定大局”的大帽子,用公权力赋予的职能,建立起所谓的“黑名单”来吓阻媒体记者,这种措施在公众眼里,只能是一种惧怕舆论监督的自我解套的策略,与公众需要的食品安全的现状与监管的信息公开格格不入,只会加重公众对食品监管者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无法保护公众身体健康的担扰与恐慌。公众对各式各样的信息正确与否的判断,绝对不比来自食品监管部门的判断差到哪儿去。再用给媒体记者戴“黑”帽子的方法来敷衍公众,说到底是低估了公众对事件的判断力。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能做、必须做的不是防媒体记者报道食品安全事件,而是把监管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加大监管的力度,把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诸多因素通过事前控制消灭于萌芽状态。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专 版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焦 点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产 经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公 司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