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海水淡化盛宴将启

2011-06-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珈

  证券时报记者 张珈

  今年两会期间,一份题为《从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加快规划建设北方海水淡化基地的建议》的议案从政协会议提交到政府高层。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卢昌华在这份议案中指出,北方淡水资源短缺已经威胁到国家安全,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成当务之急。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是人均拥有量较少,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淡水污染严重。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8个为严重缺水城市。

  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枯竭,海水淡化已经成为解决淡水危机的替代方案。虽然海水淡化成本要高于地下取水,但是相对于远程调水,已具备成本优势。

  以南水北调为例,工程总长度将超过青藏铁路的三倍,耗资是三峡工程耗资的两倍还多,南水北调北京用户的综合水价将达每吨10元以上,而目前我国已有的淡水处理项目的平均成本约为5至6元/吨。据中国脱盐协会统计,到2010年底,中国海水淡化能力约有64万吨/日。

  国家近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扶植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从2008年1月1日起,企业的海水淡化工程免征所得税。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指出:“我国海水利用经过40余年发展,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具备产业化发展条件。尤其是2005年《全国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的发布,为海水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海水淡化在蒸馏技术和反渗透技术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成熟,在国家政策扶植的背景下,我国海水淡化行业有望步入快速成长期。据中国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介绍: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水淡化将达到150万~200万吨/日,是现有产能的3至4倍,未来五年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左右。

  华泰联合分析认为,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正在走出技术瓶颈和政策瓶颈的困扰,将会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产 经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