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6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部分低仓位一对多踏空反弹行情

2011-06-2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方丽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自4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急转直下,跌跌不休,让一批净值“受伤严重”的一对多产品无奈选择低仓位运作。而上周市场出现难得的反弹,沪深300涨幅高达4.68%,而这些空仓或者低仓位的一对多产品,又一次踏错节奏,错过了反弹行情。

  证券时报记者从持有人渠道获取的数据显示,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旗下1只一对多产品在6月17日的单位净值为0.98元,而上周五净值仅为0.99元,一周涨幅为0.1%,大大低于同期沪深300涨幅。同样,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在深发展银行发售的一款一对多产品,6月17日净值为0.977元,而上周净值也仅为0.989元。业内人士分析,该产品应该目前仓位较低。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只产品6月17日净值为0.909元,而上周五净值基本没涨,显然处于低仓位状态。对比一对多产品上周五净值来看,多数净值增长率在1%以内,远远跑输了同期大盘涨幅。

  业内人士表示,4月底以来的大跌让不少一对多损失惨重,甚至有相当数量的一对多跌幅超过了20%,这让一对多投资经理不敢再“赌”,只能空仓,因而大部分一对多专户错过了此轮反弹。

  另外,一对多偏爱小盘股也是近期业绩不佳的重要原因。据一位专户投资经理介绍,由于去年中小盘股票走势明显强于大盘股,因此大多数一对多的投资组合都集中在了中小盘股票上。而今年中小盘股表现较差,当大盘蓝筹股骤然启动时,绝大多数一对多产品因为资产错配,净值涨幅没能跟上大盘。不过,上述人士表示,这几天已经增加了地产股的配置,会提升一对多产品净值涨幅。

  从目前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混合型一对多产品的仓位并不高,有的甚至将大部分仓位放在债券市场上。不过,有投资人士认为,目前市场反弹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若一对多投资经理立刻把仓位加上去,可能突遇大跌,导致净值更快下跌,还不如等市场真正出现反转行情后再加大投资力度。

  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一对多的风格很灵活,在仓位调整上空间更大,而今年市场应该是一个震荡行情,应该突出这类产品投资上的优势。

  不过,也有部分产品表现“神勇”,如嘉实绿色中行6月24日的净值为1.184元,一周涨幅达到5.24%,还有南方光大3号、华夏光大等一对多产品的净值增长率均超过3%。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信息披露
   第A005版:专 刊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环 球
   第A009版:专 刊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人 物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公 司
   第C003版:数 据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T001版:T叠头版:特 刊
   第T002版:特 刊
   第T003版:广 告
   第T004版:广 告
   第T005版:广 告
   第T006版:特 刊
   第T007版:广 告
   第T008版:广 告
   第T009版:广 告
   第T010版:特 刊
   第T011版:特 刊
   第T012版:广 告
   第T013版:广 告
   第T014版:特 刊
   第T015版:专 版
   第T016版:特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