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7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财经BOOKTitlePh

你会记工作笔记吗?

2011-07-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   [日] 美崎荣一郎 著   糜玲 译   中信出版社

  郑渝川

  职场打拼需要许多技能,记工作笔记是其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人所忽视的。“好记性,烂笔头”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记忆力以及对信息分门别类归纳的水平,低估各类繁琐无序的小事堆砌在一起对人工作效率的影响,因此不愿动手、动笔、动脑。说到底,是否记工作笔记、能否做好、做好之后会否产生效用,绝不是简单的文字整理活儿,而是反映出一个职场人士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

  实际上,当我们抛开对记工作笔记的轻视态度,认真琢磨这项技能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的难题。职场人士的工作笔记,严格意义上有别于学生的课堂笔记——课堂笔记尽管也考验学生对教师讲授知识点的理解和再表达水平,但知识点之间不仅存在单向型联系,能随时中断和接续,而且不同个体之间还可以就笔记方式和内容进行交流;对应的,涵盖了职场会议、琐碎事务性工作、日程安排以及重要新闻信息等方面内容的工作笔记,常常各不相关,也不能由其他人替代完成或直接抄录引用同事的笔记。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毕业生刚刚踏入职场时,会因为拥有娴熟的课堂笔记技巧,而轻视工作笔记,并随即发现两种笔记完全不是一回事。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一书曾荣获日本商业图书大奖第一名,出自日本某知名企业设计师美崎荣一郎。这本书极具实操性,书作者从如何选购不同类型的笔记本、如何书写笔记、如何排序和确定记述笔记重点等方法说起,一步步阐释了利用工作笔记和笔记本提高工作效能、日程时间安排的有序水平、并进而为自我职业技能水平投资增值等策略,对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以及职场处境不佳的一些朋友具有一定的阅读学习价值。

  美崎荣一郎在书中提出了“金三角笔记法”,建议读者也采用他的方法,灵活搭配记事笔记本、航母笔记本(工作中的重要笔记本)和日程笔记本,并以便事贴为辅助,兼顾不同工作场合和工作场合之外的地点信息收集、归纳、整合、再利用等需要。在此基础上,他建议人们在工作流程的“计划-实施-检查-改善”四步中,都要善于收集和积累,都要善用笔记本。

  用笔记本进行时间管理,是许多职场精英都会选择的方法。要兼顾时间管理的效率和基本信息要素的齐备,就必然不能将日程笔记写得密密麻麻,《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第四章提到,职场人士只需要以月为单位,把握工作的整体状况即可,书写内容做到时间(When)、事件(What)、地点(Where)“3W”即可。美崎荣一郎还建议指出,时间管理、日程安排,一开始就要考虑到变化因素,不可太过紧凑,而要留有余地。

  

  

  写字楼里的你,会利用笔记本吗?

  ■

  尹洁

  看到题目,你的反应是什么?手提电脑的应用软件,还是苹果公司又有了新玩意儿?事实上,没有任何引号,说的就是那种最传统的、花花绿绿而廉价的纸质笔记本——有点失望吧,这种东西要么被尘封、要么被过度包装后用来装点你的办公桌——但是,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这绝非危言耸听,《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是专门让你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新书,作者是被日本业内称为“职场达人”的美崎荣一郎。

  如果你身处繁复的工作之中,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觉得一台电脑来不及捕捉头脑中闪过的花火流星般的创意,因为你不能随时随地新建一个文档;或者,一次次搜索硬盘的麻烦导致你建立无数个桌面文件夹,并不断地定期整理它们;又或者,你把自己的工作日志写得像历史课本一样丰富,但事到临头就是找不到需要查看的那一条……回想一下,从我们开始写字的那天起,有没有人专门而又专业地教过我们怎样记笔记?

  本书作者专门研究怎么记笔记才能使工作更加顺利。他独创了一个“金三角笔记法”,用三个笔记本来分类记录工作的日程、内容、灵感以及延伸出的一切想法——这真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式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人来说,甚至听上去都过于细致了,依赖于数码笔记本的我们,真的需要重新拿起笔做记录吗?

  本书序言的第一句就是:“很多商业人士在工作中都会做笔记,但是很少有人会在做笔记这件事上下功夫、找窍门以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一向只有一句俗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花钱大手大脚的学生用它控制支出,立誓瘦身的女孩用它记录每天所吃的食物,办公室的职员用它“check”已经完成的事项……而事实上,笔记本的应用范围和程度远比我们想到的更广、更高,当你将它用作手写的电脑硬盘,把活页、便利贴、留言条看成可以“剪切”、“粘贴”的文件,并将笔记内容重新排列、组合时,你可能已经超越了整理笔记的范畴,而开始管理你的时间。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细致入微的读物,把统筹理念渗透到实际工作之中,具体流程写得如同操作手册,从教你如何挑选笔记本开始,到如何记录、存储信息,如何结合使用各种文具和数字化工具,甚至文具的尺寸、类型都囊括在内。习惯了数字化工作的我们以为只有电脑才代表着最高效率,而本书另辟蹊径地呈现了传统记事工具的优越性,一旦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同样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热 线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悦 读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数 据
   第A013版:行 情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行 情
   第A017版:行 情
   第A018版:信息披露
   第A019版:信息披露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