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7月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未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十大特征

2011-07-0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胡月晓

  对中国经济在未来5-10年的较长时期内的运行状况,我们认为将会呈现如下十大特征:

  一、投资型经济持续。投资型经济和起飞阶段的特征,决定了中国未来10-20年还将是一个投资引领的经济体。中国未来十多年中,在许多的领域,都存在着巨大的刚性投资需求:区域开发、江山整治和公共设施升级完善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城镇化进程加速带来的不动产投资和市政建设需求,工业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更新改造投资等。从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看,投资率仍然会维持高位!但这并不是经济动力结构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个阶段的发展特征。

  在经济起飞阶段,当消费由于消费升级而快速增长时,会带来投资的更大程度上升。在发展中国家,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乘数是相当大的;在发达国家,由于投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乘数效应要小得多。因此,即使消费快速增长,由于投资的相应上升,消费率也难以有效提高。

  二、经济发展进入福利赶超阶段。经济总量的提升,已使中国度过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阶段,表现为未来城市化速度趋于稳定,工业品消费的“排浪式”市场扩张现象难以再发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变化,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由先前的“经济赶超”阶段,过渡到了下一步即将展开的“福利赶超”阶段。在福利赶超阶段,民生改善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加强劳工保护,改善劳工福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福利赶超的主要实现手段。

  三、“刀锋”增长成宏观经济运行要求。中国宏观调控的历史和经济运行波动范围变窄现象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在宏观调控目标上,明显具有“刀刃式”的特征。“刀锋”增长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既慢不得,也快不得。经济增长快了,过热现象就会呈现;经济运行速度放缓,就业为核心的民生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突出。

  四、宏观调控政策的国际视角增强。在一个开放的世界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仅仅依靠内部调节达到内外全面均衡。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宏观背景下,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各国在推行国内的各项经济政策,尤其是资本市场管理等金融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外部宏观经济活动的反映和变化。

  五、结构调整趋势下并购重组成为经济常态。中国经济过去经历的连续30余年的快速增长,按其增长方式动力基础的不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依次经历了制度增长和要素增长两个阶段,目前正面临着以结构调整为主要经济增长源泉的结构增长阶段。经济政策重心已从短期经济刺激转向谋求中期结构调整。出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目的,公司重组活动,包括扩张性资产重组、调整型公司重组和控制权变更型公司重组,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运行中微观主体活动的常态。

  六、新一轮经济发展道路:再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完整的经济周期,每一次经济周期都有着鲜明的经济发展路径。在经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后,中国经济面临有两条可能发展道路的选择:第一,城市化后的再工业化;第二,一体化。在经济发展的福利赶超阶段,改变经济二元结构,给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继续发展带来了空间。

  七、增长级转换延续中国区域经济特色。区域经济形式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未来还将持续。未来哪个经济区将接过珠三角、长三角的“接力棒”,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极。我们认为,主要看其发展潜力和空间容量。换言之,成为新增长级经济区的人均GDP离现在的带头地区差距要适中,还要有一定的“块头”。中部地区、东三省和西部的成渝地区,都是可能的候选。

  八、贸易顺差大幅收窄。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劳动力后备资源的衰减,中国的出口优势开始发生变化。经济起飞阶段的延续,决定了我国总需求的扩张仍然很强烈,这势必导致我国进口需求比出口需求的更快速增长。因此,我国未来贸易顺差将大幅收窄,甚至出现贸易逆差常态。

  九、外汇占款为主的货币投放渠道逐渐改变。对外贸易变化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不仅在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变化,更深层次影响还在于影响了我国的货币投放形式:顺差下降使得外汇占款在中国货币供应量中的地位迅速下降。长期以来,外汇占款都是我国货币投放的主渠道。随着未来对外贸易平衡程度的回归,外汇占款为主的货币投放渠道将逐步改变。

  十、货币深化进程将逆转。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周期视野角度,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的货币深化(M2/GDP)程度迅速提高。货币深化从一个侧面意味着经济体系中货币充裕程度的提高。进入21世纪后,保持中国正常经济运行已不再需要货币继续深化,但货币通过外汇占款渠道继续增加,使得我国货币深化程度达到了全球中的最高水平,也埋下了我国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上升的隐患。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超常规的货币投放,更是将我国的货币深化程度推向顶峰。随着中国货币投放的变化,未来中国的货币深化指标将朝着1.20的正常值回归。

  未来中国经济运行的这十大特征,将在“十二五”时期逐渐呈现,并贯穿“十三五”。这十大特征都已开始初现端倪。中国经济发展要想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顺应这种经济发展规律,在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做出相应调整。一、二、三、四的经济特征实际上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能延续,五、六、七特征保证了经济增长动力的切换,以及经济转型下工业再造的需要,八、九、十特征则意味着经济发展不会泡沫化。实现以上经济特征,需要我们在经济的内外平衡和工业升级这两个基础上取得突破,并在经济体系的“去货币化”道路上长期坚持下去! (作者单位:上海证券)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信息披露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市 场
   第A007版:环 球
   第A008版:数 据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综 合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第C017版:信息披露
   第C018版:信息披露
   第C019版:信息披露
   第C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