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7月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探究新股产业链 到底谁动了谁的奶酪

2011-07-0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虽然由八菱科技事件带来的震憾已经过去,但新股产业链上各利益方仍值得关注,他们是这个市场举足轻重的机构,他们各方的观点、想法与做法,左右着新股发行市场的冷暖。 (官兵/漫画)

 

  PE:

  股权分置改革给了中国证券市场一个完整合理的躯体,也为投资行业铺就了一条通往天堂的路。但是路太少,路面太窄,驾驶员太贪婪,一路狂奔下来,是反思的时候了。

  市场整体价值中枢的下移是一个必然趋势,现在出高价抢来的项目,要当心几年之后颗粒无收甚至亏本。一般情况下,即使Pre-IPO项目最短也要一年多才能上市,到时候极有可能遭遇系统性的估值下降风险。

  

  投行:

  掌控定价能力谈何容易,企业心态都被PE搞坏了,投行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如果超募提成是10%,90%的上市溢价都被企业拿走了,可以想见,谁有更大冲动制造高发行价?

  投行很多时候都是无奈的夹心饼干。PE、企业裹挟着投行向二级市场输送泡沫,新股连连破发,基金率先受害,基金对投行心生嫌隙,其实是投行为企业背了骂名。

  

  基金:

  在市场化解决问题的前提下,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对发行人和保荐机构联手忽悠的行为予以规范。无休止地掠夺二级市场投资者,必然会导致将来新股发行的困难。

  回头看,基金被投行讲的创富神话忽悠了。因为很多创业板公司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没有过往的相关行业可参考,不容易看懂,在市场环境好的情况下,基金从主观上愿意相信投行讲的故事,接受高市盈率。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信息披露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市 场
   第A007版:环 球
   第A008版:数 据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综 合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第C017版:信息披露
   第C018版:信息披露
   第C019版:信息披露
   第C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