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7月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投行:甜蜜而无奈的夹心饼干

2011-07-0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木 子

  6月7日下午,八菱科技中止发行的消息尚未见诸公众媒体,上海一投行人士接到圈内好友电话:“听说八菱科技中止发行了?知道详情吗?”该投行人士透露,打听消息的朋友很紧张,因为其正在做的一个IPO项目和八菱科技相关度比较高,“他们可能会劝导企业调低发行价格预期,不再以发行价格为导向。”数小时后,通过电话、短信、MSN、微博的发酵,晚餐时间,八菱科技中止发行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

  “想到过这一天会来,但没想到这么快。这个时刻是历史性的,投行的定价能力会被重提,而不仅仅是过会能力。”有投行人士说。

  “掌控定价能力谈何容易,企业的心态都被PE搞坏了,投行终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的保荐代表人感慨,一些还有两三年才报材料的企业和PE谈的价格就是二十多倍,即使按发出来的价格计算,PE也是以十几倍的溢价进入。“PE进入的成本高,肯定更有游说企业高价发行的冲动。”

  上海一位投行人士认为,在全民PE的热潮中,这么多钱要找出路,对拟上市企业资源的争夺相当激烈,“PE无孔不入,像保险推销员,不管什么企业都被PE洗过两三次脑。”而PE良莠不齐,一些PE主要靠价格优势和画饼许愿揽业务,错误地向企业传达了惟高价论的观点。

  “作为中介机构,投行很多时候都是无奈的夹心饼干。”深圳一中型券商的保荐代表人说,PE、企业裹挟着投行向二级市场输送泡沫,基金公司率先受害,在一级市场依然红火的情况下,新股连连破发,基金对投行心生嫌隙,其实是投行为企业背了骂名。

  “不可否认,超募提成对投行是有一定吸引力,但这并不是发行价格高企的主要原因,关键还在企业的坚持。”有资深业内人士说,发高价的前提是市场能够接受这个价格,是合理区间中的高价格,投行大多不可能为了不确定的高价格去赌,如果没发出来,不光是超募提成拿不到,连基本的承销费都打了水漂,在不确定的高收益和稳定的较高收益之间,肯定会选择后者。“如果超募提成是10%,90%的上市溢价都被企业拿走了,仅这一点就可看出,谁有更大冲动制造高发行价。” (木子)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信息披露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市 场
   第A007版:环 球
   第A008版:数 据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综 合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第C017版:信息披露
   第C018版:信息披露
   第C019版:信息披露
   第C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