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发行合理定价 比亚迪再演新股神话

2011-07-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杨丽花

  证券时报记者 杨丽花

  昨日,比亚迪再次涨停,收盘报30.8元。至此,比亚迪回归A股3个交易日累计较发行价上涨71%。公司摇身变为A股“新贵”,这不仅给打新的投资者带来了不菲的回报,也一扫近一段时间新股市场的悲观气氛。据Wind统计显示,今年5、6两个月发行的新股中首日破发的占比超四成。

  与比亚迪在二级市场上受到追捧不同,比亚迪的发行并不顺利。通常新股询价为3天,而比亚迪却用了6天。即便询价时间长一倍,发行结果从募集资金的角度来看并不理想,募集资金从21.92亿元下调至14.22亿元,缩水35%。这在中小板市场并不多见。纵观机构询价明细表,机构报价相当谨慎,甚至苛刻。长江证券自营账户的报价仅8元/股,询价阶段报价最高的为19.88元/股。而且每家机构申购的数量都不多。

  比亚迪最终确定18元/股的发行价,缩水募资,与A股市场特别是创业板、中小板市场的“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资金)现象形成鲜明对比。长久以来,“三高”盛行,这让发行人、保荐机构获得了巨大的实惠和利益,但是却让中小投资者等其他的市场主体忍受高价发行的苦涩。新股上市后大面积破发,较短时间内业绩变脸致使股价快速被腰斩等诸多问题频繁暴露。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比亚迪回归A股计划是两三年前制定的。没有达到预期融资规模,一方面是由于整个汽车行业放缓,另一方面是与整个资本市场的大环境有关。显然今天的新股发行环境较两年前已大不相同。

  保荐人出具的比亚迪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认为发行人的合理价值区间为21.08~30.81元/股,对应的2010年市盈率为23.97倍~35.04倍。相关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2010年平均市盈率为41.74倍。而比亚迪18元/股的发行价对应市盈为20.47倍。比亚迪上市首日高开22.22%,报22元,一举突破询价阶段机构的最高报价,上市3天即达到发行人估值的上限。

  比亚迪上市后受到追捧,除了与锂电概念相关,更与比亚迪发行环节中的合理定价有关。这也证明了中国的投资者不是对新股没有热情,只是害怕“三高”发行,痛恨从资本市场“暴利抽血”的行为。今年在美国上市的一家互联网企业上市后股价暴涨,当媒体提问认为该公司定价过低时,其CEO表示“愿意与投资者分享公司上市后的利润”。比亚迪的出现是一个好现象,合理定价也让投资者分享新股发行带来的利润。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信息披露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基 金
   第A007版:环 球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