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
压力沉重 小麦稻谷领跌农产品期货 2011-07-1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佟远明
7月12日,郑州早籼稻和强麦几乎领跌农产品期货品种,价格走势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目前小麦正值上市高峰,早籼稻业已开镰收获,季节性供给压力明显增大。物价上涨趋势再次抬头,已连续实施数年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今年操作起来难免投鼠忌器。尽管小麦和稻谷价格“上有顶,下有底”是品种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常态,但在供应增长和托市力度减弱的背景之下,当前价格似乎离“底”更远一些。 外围市场整体氛围偏空 此前玉米价格走高,带动小麦饲用消费强劲增长。燃料乙醇概念的消减,令玉米期货价格遭受重挫,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价基础正在逐渐减弱和消失。此外,尽管生猪价格高企,但高温天气易爆发禽畜疫病,散养户补栏积极性难获改观,小麦饲用消费增长势头遇阻。 产量高于市场预期 冬春连旱非但造成小麦减产,恰恰相反,由于关键生长期获得适时降水,且春季低温有利于冬小麦形成大穗多粒,倒伏、病虫害发生程度偏轻,收获期天气晴好,各地冬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处高位,品质普遍好于2010年,赤霉粒、虫噬粒、芽麦等不完善粒比例明显下降。国家统计局根据主产区抽样调查结果预测,2011年全国冬小麦产量11079万吨,比上年增产近212万吨。先前部分机构认为2011年我国冬小麦可能减产3%~5%。与小麦相似,早籼稻也曾遭遇严重旱灾,湖南、江西等主产区干旱重灾区。但6月份以后降水快速增多,早稻生长形势向好。6月底,江西早籼稻一、二类苗比例已高达89.6%,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减产预期基本落空。与去年相比,预计早稻产量略增。 定向销售意在压低价格 继小麦、玉米等品种实施定向销售政策之后,4月份,国家粮食局曾公开表示,针对“籼强粳弱”的局面,为稳定籼稻市场,将适时启动籼稻定向销售。近日,国家粮食局向南方13个主产区和主销区下发籼稻定向销售政策文件,安徽、湖南、江西等省随之陆续进入实质性阶段,先期投放量近40万吨,销售价格低于市场10%左右。小麦定向销售未有间断,计划投放总量接近700万吨。稻谷、小麦市场价格总体呈压。 托市收购难启 由于市场价格偏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尚未全面启动。截至6月底,10个小麦主产省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产小麦1309.1万吨,2007年~2010年同期收购量已分别高达1818.1万吨、2853.3万吨、2726.5万吨和2836万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启动要求市场价格连续3天低于最低收购价,并需由中储粮分公司会同省级价格、粮食、农业、农发行等部门核实确认后方可启动。与往年相比,启动条件明显严格,收购市场国有储备企业大局入市引领价格的场面或难重现。如果说往年托市政策的特点是“奋起直追”,那么今年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守株待兔”。 季节性供给压力沉重,短期内稻谷和小麦期货价格仍然偏空。国家掌握的政策性稻谷库存为2000万吨左右,东北地区粳稻社会库存超过800万吨,政策性小麦库存接近1660万吨,二者相比,稻谷供应压力更为明显。达到交割等级的小麦比重下降,预计强筋麦期货价格先抑后扬。 (作者系中粮期货分析师)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