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7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航空煤油率先试水企业自主定价TitlePh

新一轮成品油价格改革呼之欲出

2011-07-1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周荣祥

  证券时报记者 周荣祥

  发改委昨天下发通知,决定推进航空煤油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安排,今后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月调整一次,调价时间为每月1日。新机制自2011年8月1日起实行。

  通知称,航空煤油出厂价格逐步实行市场定价。为平稳推进市场化改革,过渡期间航空煤油(标准品)出厂价格暂按照不超过新加坡市场进口到岸完税价的原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出厂价格由进口到岸完税价和贴水构成。

  发改委指出,完善后的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向市场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这也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发改委启动航空煤油市场化定价调整,预示着新一轮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即将到来。这一举措也可能是为最终实现汽柴油价格放开铺路。

  此前,今年5月25日国家将航煤出厂价格每吨上调800元,从6840元/吨上涨至7640元/吨。由于航空煤油的价格调整都是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同步进行,而此次是单独上调航油价格,因此,不少分析人士已经预料到航空煤油可能率先实现国内与国际同步。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牛犁认为,此次航空煤油价格的调整更趋向于市场化,从原先政府定价到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定价,从原先不确定调整周期,到当前确定调价周期和幅度,这些举措都表明定价机制不断在向市场化迈进。

  根据通知,航空煤油进口到岸完税价格由采价期新加坡市场平均离岸价格加海上运保费、关税、增值税、港口费等因素构成。其中,采价期为上月25日至本月24日;海上运保费暂按每桶2美元确定;港口费暂按每吨50元确定;汇率为采价期内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基准汇率的平均值;吨桶比为1:7.9。

  此外,贴水由供需双方考虑市场供求、运费、交易数量、国际市场油价走势等因素协商确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公司供中航油公司航空煤油的贴水每年协商一次,并于年底前将协商结果分别上报发改委和民航局备案。如出现较大分歧,由发改委进行协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主流交易品种仍是车用汽柴油,航空煤油并不像成品油那样直接关系到每个消费者,因此这一改革对油品市场整体影响有限,政府指导定价的大格局并未打破,但其无疑留下了改革的想象空间。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基 金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产 经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