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7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5家基金公司试点定期开放债基

3家公司已上报产品,全部走创新通道

2011-07-1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朱景锋
官兵/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朱景锋

  继封闭债基、分级债基之后,定期开放债基正在成为产品开发的新热点。

  继6月23日国联安率先上报业内首只定期开放债券基金——国联安信心增长之后,易方达和富国基金分别于7月4日和5日也上报了该类产品,且这3只基金审批全部是走独立于普通基金的创新通道。易方达申报的新基金为易方达永旭添利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富国基金申报的为富国新天锋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

  据参与设计和申报的人士介绍,证监会此次共批准5家基金公司试点定期开放债基,除了国联安、易方达和富国基金之外,其他2家公司的产品也在设计中。

  “定期开放类新产品介于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之间,国外的区间开放型的产品已经成熟,证监会选择公司先行试点显示希望推动定期开放类产品。”据知情人士介绍。

  据悉,定期开放基金的基本特点是在成立之后不再像一般开放式基金那样每天都开放申购赎回,而是有一个开放申赎的周期,而周期的长短选择实际上是基金公司在基金收益性和流动性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如果基金公司认为流动性更重要,则开放申赎的周期比较短,往往只有几个月,但这样频繁申赎必然会影响投资的长期布局,影响基金收益,而一些公司更注重基金的收益性,选择开放申赎的期限长达几年。

  据了解,上周上报的一只产品的开放申赎的期限就超过了一年,对于较长期限开放债基是否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证监会并没有明确规定,一切以基金公司的设计和证监会最后的批复为准。

  债券基金近年来创新动作不断,首只封闭债基富国天丰的成功引发了债基封闭运作潮,但目前封闭债基大多在上市后折价交易,有的折价率很大,这对封闭债基形成不小打击。分级债基今年大热,随着数量增多稀缺性减少,近日上市的分级债基出现大跌,甚至出现两类份额同时下跌、同时折价的情况,而一般开放式基金在投资上多受到日常申赎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定期开放债券基金或许能够获得投资者青睐。

  实际上,定期开放申购赎回在信托阳光私募和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中已经非常普遍,大部分阳光私募基金都是每个月开放申赎一次,也有部分产品开放期限为一个季度,基金“一对多”专户产品有很多是一年才开放申赎一次。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基 金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产 经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