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7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中国太保:领跑中国体育保险

2011-07-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已在上海鸣枪开赛。中国太保作为本次锦标赛的赞助商和独家承保商,为大赛提供了多项风险保障,包括为国际泳联(FINA)及组委会提供“活动中断取消险和财产一切险”,为组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提供“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和为现场观众提供“公众责任险”等,保险总额高达52亿元人民币。

  在国内保险业界,和重大比赛“亲密接触”最为频繁的保险公司当属中国太保。

  从1992年“拓荒”中国体育保险开始,中国太保已在体育保险领域驰骋了近19个年头。在市场化体育保险运作过程中,中国太保不仅为国内体育事业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更为公司拓展了盈利空间,保费收入逐年增加。中国太保正成为中国体育保险市场的领跑者。

  领跑体育保险市场

  效益逐年增加

  中国太保参与体育保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2年。当时,中国太保为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了保额为2655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是中国太保首度成功涉足体育保险领域。

  此后,太平洋保险多次出征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1998年,为曼谷亚运会的中国代表团1000余人提供1.5亿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000年,为悉尼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共800余人提供价值1.6亿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随身财产保险;2001年,向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各国运动员、教练员等18万人提供总保额154亿元的风险保障;2004年,向雅典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捐赠保额2.9亿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意外医疗保险;2005年,为F1方程车赛、V8超级房车赛等提供保险服务;2006年,为第9届远南运动会火炬中国传递暨中国残奥励志万里行活动提供总保额超过2500万元的保险保障;2008年,独家承保“网球大师杯赛”的赛场公众责任险、赛事取消险及志愿者的人身意外险等一切险;2011年,独家承保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这一系列动作使中国太保在探索体育赛事公益性赞助与商业化保险结合的道路上获得了一次次成功的经验。

  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向笔者表示,公司通过体育保险市场化的成功尝试,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也使客户对太平洋保险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乃至品牌形象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而随着体育保险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整体效益的逐步体现,太平洋保险作为体育保险市场的领跑者,正从体育保险业务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

  专业成就优势

  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体育保险市场的发展,难在“专业性”和“复杂性”上。体育保险作为一项综合保障计划,保障范围涵盖财产险、责任险、意外险等不同方面。由于体育保险的复杂性、专业性,国内鲜有单一的寿险公司或财险公司能完成全面的体育保险服务。

  而中国太保则恰恰占尽两者优势。从集团架构来看,中国太保因兼有产、寿险公司,综合实力较强且发展均衡,因而在发展体育保险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通过采用集团化运作模式,太平洋保险在推出体育保险后,可以随时随地调配旗下5700多个产、寿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资源,为承保的赛事服务。如,太平洋保险在为第9届远南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提供保险服务时,就充分利用火炬传递路线各分支机构的资源力量,为车队提供理赔、救援和后勤服务。

  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运动是对人类生理极限的不断挑战,体育项目中的高难度、高强度、高对抗和高标准决定了体育运动的高危险性,死亡率、伤残率都较高,因此一些保险公司不敢贸然涉足。但是,由于太平洋保险集团拥有专业技术力量的优势和与国际救援公司开展合作的成功经验,其体育保险的底气始终很足。在承保F1方程车赛和V8房车赛时,太平洋保险参照国际赛场风险管理经验,聘请国外专业公司进行场地查勘,并对软件、硬件、消防、防盗提出整改建议,得到了国内外参赛方的广泛认可。

  正是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太平洋保险已经成为了国内体育保险运动伤害赔偿标准的制定者。1999年9月,太平洋保险与国家体育总局签订了《国家队运动员人身保险协议书》,取得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的承保权,将1400多名国家队运动员纳入广泛的保障范围内,总保额达7.2亿元。2006年,太平洋保险在国内首次根据残疾人运动员的特点制定了意外伤害赔偿标准。根据国家队运动员自身情况及其从事的运动项目特点,太平洋保险配套推出《运动伤残和运动致病事故程度分级标准》,设计了11个等级的理赔标准和200个小项。时至今日,国内涉及体育运动伤害仍然在沿用由中国太保推出的这一标准。

  市场潜力巨大

  经营模式走向成熟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70多万个运动场馆,每年在各地举行近600场纳入国家体育总局计划的大型体育赛事,有3亿多人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各层次的专业运动员已达10万多人,我国的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达2万多家,从业人员60多万。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也曾呼吁,“目前体育保险未开发的领域很多,而这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利润空间的市场,各保险公司应该加快开发体育保险”。

  凭借多年体育保险经验积累,中国太保已经解决了体育保险所面临的专属产品开发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两大难题,有能力为所有大型体育赛事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目前,中国太保体育保险运作模式已经走过了初期阶段,逐渐向市场化模式转变。

  根据赛事商业运作能力和社会价值,目前中国太保主要采取三种经营方式:第一种为社会公益型赛事,由于商业价值不高、推广难度大,太保主要从履行社会责任出发,提供保障服务赞助,如特奥会和远南运动会等;第二种为纯商业型赛事,对于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赛事,对保险保障需求会更为明显,且具备充足的购买能力,采取购买方式,如大师杯网球赛、F1方程车赛;第三种为类商业型赛事,此类赛事虽然有保险需求,但并没有保费预算或者预算不足,因此主办方可以通过广告发布、票务展位等权益来换取保险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体育大国地位日益突出,我国承办国际赛事和国际间的体育交流愈加频繁,也给中国保险业带来无限的机遇。体育保险已逐渐成为我国商业保险业务的新增长点。而中国太保在体育保险经营模式方面的日渐成熟,不仅为体育事业保驾护航,也为公司拓展更广的盈利空间。(孙玉)(CIS)

   第A001版:头 版(今日7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专 版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产 经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
   第D045版:信息披露
   第D046版:信息披露
   第D047版:信息披露
   第D04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