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7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外围形势多变 A股投资者面临新考验

2011-07-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汤亚平
官兵/漫画

  证券时报记者 汤亚平

  进入下半年以来,外围环境迎来多事之秋。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QE2)结束,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3)预期不明;欧债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债违约步步逼近,评级机构再发警告;做空中国概念股没完没了,甚至传导至香港H股……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引发全球股市动荡,也不断打乱A股市场的节奏。

  我们认为,尽管外围环境复杂多变,A股投资者面临新的考验,但大家必须明白,去年以来美股及其外围市场涨幅远高于A股,随着QE2结束,美股已经失去上涨动力。A股运行不可能再与外围市场亦步亦趋。总体上,下半年中国股市机会大于外围市场。

  伯南克讲话颠三倒四

  本周三,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出席众议院半年货币政策听证会首次披露,如果美国经济增速下滑,通缩风险重现,联储已准备好推出新的货币刺激政策,而QE3在考虑之列。此言一出,对QE3预期再度升温,金融市场闻风而动,股市、原油、黄金等资产市场全线上涨,美元承压大幅下跌。

  周四,伯南克再度出席参议院听证会时却表示,现在与2010年8月情况不同,当时失业率上升,通缩风险显现,经济增速下滑,风险都是一个方向,于是美联储决定推出QE2。但现在经济情势较为复杂,通胀水平正在上升,通胀预期接近联储目标水平,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定,联储不会立即采取新行动。被问及为何QE3能拯救美国经济时,伯南克再度重申,QE3可能是不需要的,联储没有打算立即推出QE3,同时QE3的确可能对一些经济活动是无效的。此言一出,美股又应声而落。

  “这个市场太复杂多变,连伯南克讲话也颠三倒四。”一位股民对记者这样表示。

  仔细分析伯南克的讲话,他虽然提到了新刺激政策,却为推出新政策设定了两大前提条件,即经济持续疲软,以及再度出现通缩风险。毫无疑问,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有目共睹。但令美联储为难的是,美国当前的通胀水平不跌反升。这将限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毕竟维持物价稳定也是美联储的目标之一。伯南克前后矛盾的讲话,实际上反映了如今的美联储已陷入了增长缓慢和通胀攀升的两难境地。

  可是,伯南克准备推QE3的讲话并非空穴来风。从2月份开始,美国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便开始出现下滑,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从去年第四季度的3.1%,猛降至1.9%。预计在日本大地震引发制造业供应链中断的冲击下,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或更为糟糕。美国失业率从3月份开始连续上升,目前为9.2%,为去年12月以来的新高;非农就业人数从4月开始增幅明显放缓,6月仅增加1.8万人。这两点是奥巴马政府的“软肋”,美国大选因素可能迫使美国政府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不排除以新一轮的量宽政策刺激就业和经济。

  基于此,如果美国QE3成行,则刺激美国内需和就业,利好中国出口,但意味着全球通胀的局势将更加复杂,输入型通胀会给中国管理通胀添堵。如果美国不推QE3,甚至开始收紧,输入型通胀将缓解,但美股可能面临大的调整,那么A股的命运只有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国际评级机构嗓门提高

  市场对于欧债危机和QE3,以及美债违约的担忧正从局部扩大到全局。本周三,欧元出现一日游反弹,随着隔夜公布的美国零售销售数据意外向好,以及相信美国政府对QE3不会轻易出台,市场矛头又转向欧元区。分析师认为,意大利负债太大,难以取得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这样形式的救助计划。种种迹象表明,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情况依然十分严峻,投资者仍担心政策制定者无法阻止欧元区债务危机蔓延。

  无独有偶。今年5月16日,美国联邦政府已达到法定的14.29万亿美元公共债务上限,美国财政部正在采取一些临时措施,以维持联邦政府履行包括偿还国债利息在内的法定义务。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在8月2日前提高公共债务上限,美国将面临债务违约风险。美联储7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美国如果不能及时提高债务上限,将对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并对美国的举债成本造成长期影响。次日,穆迪再敲警钟,如果美国未能调高其举债上限且政府不能按时偿付债务,进而导致政府短期债务违约的风险上升,则其可能在未来几周内丧失最高信用评级。穆迪指出,美国政府一旦违约,无论时间多长,AAA的国债评级都将不再合适。另一家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今年4月18日时也曾将美国评级展望置于负面。

  尽管穆迪等评级机构对美国债务上限以及可能的违约发出了警告,但分析师们却相信,美国国债违约的概率极低,“这最多就是一场政治威吓的游戏”。

  唱空中国噪音没完没了

  让欧美市场抓狂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也让中国投资者头疼起来。今年以来,穆迪一再唱空中国,4月唱空中国地产业,6月底唱空中国银行业,本周又开始唱空61家中资企业。

  7月11日,穆迪用一个“红旗”测试系统,对61家中资非金融企业全面审查,并点名西部水泥等6只“高危”民企股份。紧接着,在香港上市的西部水泥等6只股票当天暴跌。由此,对中概股的冲击从美国股市转移至香港股市。尽管穆迪目前还没有拿出足够证据来说明这些公司存在什么问题,仅仅表示“红旗”是为了突出那些值得仔细观察的问题,但引发的后果已经很严重了。这也是一年多来,做空中国的新一轮高潮。

  归根结底,各种做空中国的力量背后的信念都是中国经济的硬着陆,豪赌人民币贬值。然而,二季度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数据给做空中国者泼去冷水。短期来看,7月13日开始,A50基金连续上涨,人民币兑美元重拾升值。与此同时,高盛不仅维持农业银行“买入”评级,还调高了中银国际的评级至“买入”;瑞银更是调高了碧桂园、中国海外等多家中国企业的目标价。摩根士丹利亚洲及新兴市场股票策略部主管于7月13日记者会上表示,目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低水平,预计年内仍有20%至25%上升空间。这两天,做空中国的声音突然失声。穆迪也将矛头转向了美元。但是,国际机构鼓噪做空中国短期内还不会罢休。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值得提醒的是,目前国内有很多基金经理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具有较高的国际视野,他们对国外市场的变动可谓格外敏感。这就给普通投资者应对外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热 线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悦 读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文 件
   第A013版:行 情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行 情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