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8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为何170道文件都控不住物价

2011-08-0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江德斌

  据媒体报道,7月29日,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到北京街道与家庭主妇谈物价上涨的话题,他表示国务院曾发170余道文件调控物价,发改委也曾制止企业涨价。6月,央行公布报告称68.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得难以接受,物价满意度持续走低。

  虽然政府部门连续下发了170余道调控文件,但大部分居民仍然对高物价不满意,这说明依赖行政命令调控物价,即使不是完全失败,至少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今年逐月攀升的CPI曲线图,物价调控遇挫的局面展露无遗。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如今,经济总量规模庞大,经济形态繁杂多元,正在初步形成的市场法则下高速运转,而政府部门守缺抱残,管理思维滞后,仍然迷信行政命令的威力,制度性改革的步伐过于迟缓。遇到经济困难局势就手忙脚乱,急于发文件应付,然而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对微观经济的控制已愈发力不从心。

  今年上半年,仅发改委就动作不断,频频与各消费行业约谈会商、下发“限涨令”、要求商家服从大局推迟涨价、对“露头”的商家通告批评罚款等,不一而足。但这一系列举措,并未获得公众的普遍好感,反而因为行政过多干预,扭曲了市场竞争行为,造成经济调整周期紊乱,物价上涨形势不但没有被控制住,反而愈演愈烈。

  发改委在打压消费品行业涨价势头的同时,却放纵垄断国企对民生必需品的涨价,甚至在关键时刻大开绿灯,为它们趁火打劫式的涨价行为辩护,置通胀的严重形势于不顾。这种左手软右手硬的做法,不仅使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也增加了下游行业的生产成本,致使物价涨势更难收拾。

  政府部门面对经济波动,不应该手忙脚乱、盲目应对,而应在把握好宏观经济大局的同时,放手微观经济自我调整。同时,严格控制垄断国企的涨价冲动,干预涉及基本民生资源的价格,只要把上游资源价格控制住,下游千万种商品价格就不会翻起多大风浪。

  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调整周期不可避免,普通商品价格的起伏走势有自身规律。政府部门不宜干预短期价格波动,而应将精力花在制度性改革上,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为原则,应该做社会经济的裁判者而不是参与者。同时,还应做好社会财富守夜人角色,打击腐败权力对经济的染指,如此又何愁经济运行不健康?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公 司
   第A007版:公 司
   第A008版:市 场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专 版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