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8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记者观察TitlePh

一位地下私募艰难的阳光化道路

2011-08-0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胡晓

  证券时报记者 胡晓

  记者的一位朋友从千里之外的西部来到深圳,目的是为了发行一款阳光私募产品。“这已经是我这个月第二次来深圳了,每天行程安排都很满、券商、银行、信托公司都要一一拜访。”这位朋友表示。

  事实上,记者的朋友并非初出茅庐,此前他已经代客理财10余年了,如今已经进入不惑之年,10年间业绩表现非常不错,资产管理规模最高时接近2亿元。

  他选择阳光化道路来自于对投资的热情。“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现在内心仍像小伙子一样,充满着创业的热情,也特别希望能得到更多投资者的认同,最重要的一点是,A股市场点位较低,如果现在发产品,将来赚钱的概率很大。”

  不过谈起这次阳光化的旅程,朋友还是满腹心酸。“不仅很多琐事需要亲自打理,而且目前政策上也有一些障碍,让阳光化不那么容易。”

  最难的莫过于账户问题了,朋友表示,“为了得到1个账户,我跑了4、5家信托公司,叫价一个比一个高,其中一家信托公司甚至开出了300万元的高价。”确实,证监会暂停信托公司开设股票账户已经两年了,由于信托公司存量账户有限,账户使用费也是水涨船高,以前100万元的账户费现在普遍已经涨至200万元,以前500万元的账户,现在要价600万元。“高价买账户也就罢了,有的信托公司仗着有账户,不仅收取固定管理费,还要求参与业绩提成。”

  “事实上,除了账户问题之外,中西部地区投研人才难招也令人头疼。”朋友表示,与地下私募不同的是,成立一家阳光私募公司必须要面对管理、投研团队、费用以及销售等一系列问题,只有积聚各方人才,才能成功运作。但是现在大型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对于地处西部的阳光私募来说,投研人才可谓一将难求。“由于投研人才难招,现在我不得不在深圳寻觅办公地点,采取双头办公的方式,这又增加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近半年的沟通,朋友已经与一家信托公司达成了初步协议,只要下半年市场给力,朋友今年年底应该能顺利发行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其实我只是沧海一粟,在中西部地区,像这样的地下私募不胜枚举,其中不少人都想走上阳光化道路,但是或因账户问题、或因为盈利问题、或因规模问题,不少人都被迫放弃。”朋友无奈地表示。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公 司
   第A007版:公 司
   第A008版:市 场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投资家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专 版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